微博营销分析—后宫优雅事件

  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案例非常多,我先前曾经写过很多过于微博客网络营销方面的文章,在较为浮躁的中国互联网环境下,一个好的创意是网络营销活动中最主要的灵魂。去年的“贾君鹏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也用事实说明了事件营销的效果和所产生的推动力,往往比其他营销方法要好的多。今天我就具体以最近发生的一起事件营销“后宫优雅事件”为例,来分析一下在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微博事件营销的过程和方法。

  事件营销策划

  事件营销就是通过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来转弯抹角的做广告,达到广告的效果。比如某公司要推广某一款网络游戏,使用知名度高的明星代言往往需要较高的费用,推广时候的广告费也不菲,而如果通过事件营销的方式打造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网络红人来代言这个网络游戏,不仅仅可以节省大量费用,还以低廉的成本进行了网络推广营销。

  营销策划人可谓用心良苦,从去年12月就开始计划利用互联网来打造这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网络红人”—“后宫优雅”。这个案例的营销平台选择的是“新浪微博”,这是一个2009年后半年开始逐渐热闹起来的社会化网络平台,注册用户约有几十万,有不少“名人”入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注册的微博用户背后的身份往往无从知晓,于是做好几方面准备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事件营销。

  事先的准备工作包括,寻找一个虚拟的“网络美女”,并预备几十张左右的自拍照片,然后寻找一个写作团队,能够持续地写出有趣的段子。准备好这一切后,就可以开微博帐号进行炒作。微博前期的炒作主要以“美女”、“炫富”、“明星八卦”为着重点,总而言之就是“找骂贴”。典型的症状包括,自称来自“新加坡”,“后宫三千,独我优雅”。号称有私人飞机,认识很多明星,和阿娇去日本泡温泉,被范冰冰专门因为安慰过,经常行来于夏威夷、香港等地,投资几千万给电影《阿凡达》,并与许多大牌娱乐圈艺人私交甚好等等。

后宫优雅

  值得一提的是,该微博的写作团队具有较高的文案写作水准,在初期炒作阶段,发表的段子非常诙谐幽默,颇具有娱乐效果,可读性很高,使得不少新浪微博的名人都转发其段子,在12月中旬时,“后宫优雅”具有了约四千左右的粉丝数。

  平媒介入

  12月下旬,平面媒体、报刊杂志开始报道和炒作“优雅女”,使得“后宫优雅”的知名度急剧上升,并在2009年12月29日达到了一个小高峰,用户关注度增长惊人,搜索量也开始猛增,也开始有网友对其进行人肉搜索,“后宫优雅”的微博在29日粉丝数增长到八千多。经过人肉搜索,网友发现“优雅女”的身份真实性存在很大疑问,有人称其照片为盗用他人照片,而“优雅女”则发帖称自己的相册被盗了。

后宫优雅

华西都市报的报道

  围观吹牛

  “优雅女”的写作继续着,很多人发现其照片和自爆的身份故事有着很大的漏洞,即使如此,“后宫”写的段子的确非常有趣,看看那些经典的评论也很快乐的,大家一起围观“优雅女”天马行空地在新浪微博上窜下跳,也好不热闹。

  平面媒体的报道不断增多,并在2010年1月7日形成了又一次高潮,当日“后宫优雅”的粉丝数超过2万5千,由于粉丝数增长过快,并且其“后台”不明,很多新浪微博用户都质疑是否新浪官方在策划炒作“后宫优雅”,以增加新浪微博的知名度。

后宫优雅数据统计

后宫优雅粉丝数统计

  意外发生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每个营销计划都可能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正在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有条不紊地相互跟进炒作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打乱了这个计划,1月12日突发的“百度被黑”和之后的“谷歌退出中国”等热点新闻迅速转移了大众的焦点,新浪微博用户的兴趣也全都集中到百度和谷歌身上,从百度指数上看,1月中旬“后宫优雅”的用户关注度不断下降,媒体关注度几乎为0,使得这次本来计划顺利的事件营销出现了转折。

后宫优雅数据统计

“后宫优雅”的用户关注度统计数据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同时消除前期炒作的一些不利“证据”,策划人决定也利用百度被黑的热点效应,东施效颦,在1月14日,让“后宫优雅”自称微博遭到“黑客袭击”,并删除了所有先前发布的四十多篇文章,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收效甚微。

后宫优雅数据统计

后宫优雅微博数统计

  事件营销结束

  “优雅女”后期的写作趣味性降低了不少,YY的味道越来越浓,而围观的网友不断人肉搜索,也让后宫优雅从后台走向前台。在1月29日,“后宫优雅”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声称要代言完美时空的网络游戏《降龙之剑》,同时停止更新围脖,整个事件营销算是告一段落。

后宫优雅

  营销效果评价

  “优雅女”属于微博客营销的典型案例,策划人一开始是按照传统的论坛、博客等营销策略入手的,就像曾经风靡博客界的“视频舞女木木的身体日记”一样,写一个段子再发张照片,通过炫富和晒明星两大法宝,并自创“后宫体”的写作方法,在新浪微博中获得普遍关注。

  “后宫优雅”从2009年12月1日注册帐号,到2010年2月1日营销结束,通过两个月的时间,获得了五万个新浪微博粉丝数,每篇微博的评论数都过千,成为新浪草根博客第二名和网络红人,并获得了黄健翔、潘石屹、宁财神等诸多名人的关注,可算颇有收获。

  在营销效果看,经过两个月时间的炒作,“优雅女”的人气急升,在Google搜索“后宫优雅”有21万条记录,搜索“优雅女”有14万条记录,由于新浪微博没有提供点击数字的统计,因此无法确认总点击量,其他数据统计上看,拥有5万5千多粉丝,平均每篇文章留言数1千多,从留言数字上看,大约为拥有数十万粉丝的赵薇、周笔畅的1/3左右,也有足够的知名度,可见其活跃粉丝众多。关注度分析数据上看,其关注人群也大部分属于网游群体的目标区域。

后宫优雅数据统计

后宫优雅关注度分地区和人群分析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粉丝的留言评论上可以看出,大多数评论都是较为负面的评论,而针对“降龙之剑”的关键字进行分析,发现该网游的关注度并没有因为“优雅女”的火爆而急升,其关注度一直较为平稳,用户关注度甚至还低于“后宫优雅”的关注度,营销效果并不明显。

后宫优雅数据统计

“后宫优雅”和“降龙之剑”的关注度对比

  相比之下,去年事件营销的经典案例“贾君鹏事件”中,营销过程中“魔兽世界”的最高用户关注度几乎增加了三倍,其间媒体关注度也有大幅增加,相对于魔兽世界这样的知名品牌,其营销效果之成功是显而易见的。

后宫优雅数据统计

“贾君鹏事件”中“魔兽世界”的关注度对比

  因此,“后宫优雅”的事件营销虽然火了“优雅女”,在短短两个月时间打造了一个“网络红人”,但对于该网络游戏的推广是否有效还有待商榷。该事件营销选择的平台是社会化网络新浪微博,虽然更新较为方便,转发和评论也容易,但由于“优雅女”的定位与网络游戏的切入点都是很难找到契合,同时新浪微博中存在大量高端用户和社会名人,也包括月光博客这样的深度微博用户,导致营销事件的后期漏洞百出,影响了传播的效果,虽然游戏的最终用户—“青少年玩家”可能不会想那么多事情,也不会在乎其真假,但是如果选择较为纯粹的草根社区,例如QQ空间或者天涯社区等,则可能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过早谢幕。

后宫优雅

  综上所述,“后宫优雅”的微博事件营销策划并像常规的社会化营销方式,属于类似传统的论坛博客炒作方式,目前还无法统计出该事件对网游的营销效果,其最终效果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确认,企业如果真的需要进行长期的微博营销,不建议参考这个案例进行策划,否则有可能会弄巧成拙。

  名词解释:“贾君鹏事件”—贾君鹏事件是指2009年7月16日发生的空帖莫名爆红现象。当日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中,一篇题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无内容帖被回复30余万次,该帖名称旋即成为中国大陆网络流行语,贾君鹏这个真实身份不明的人物也随之走红网络,并引发众多后续评论和效应。

精细化电子商务(转)

  在电子商务如日中天的今天,在B2C有京东、凡客,C2C有淘宝的情况下,想要从电子商务创业仍然是有机会的,因为电子商务仍然有众多巨头照顾不到的暗角。在竞争对手空前强大,资金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情况下,精细化电子商务就被大家讨论开了。借用周鸿祎的说法,这叫微电子商务。

  精细化电子商务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所销售商品的细分化,销售策略的差异化,例如京东卖所有的数码3C产品,但是你只卖单反数码相机,更小的覆盖人群和更集中的资源让你能更容易吸引到目标用户;第二是商品附加服务的细化,大型网上卖场因为需要兼顾到各种商品与各种用户的需求,如果你能够提供一些用户渴求的细致功能,自然能够事半功倍。例如提供商品签收短信,提供微博、IM客服。

  袜子是每一个人都会用到的消耗品,商场品牌太杂价格太乱,除了运动品牌很难买到适合自己的袜子,也很少有专门销售袜子的专柜。在这样的情况下Black socks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这是一家英国的知名网上商店,他们的主打商品只有袜子,这些袜子由他们向厂商定制并保证品质,这些袜子并不比商场里便宜(平均单双售价10美金),你可以在网站上根据颜色、类型进行挑选,最重要的是他们提供定时寄送的服务,你可以买好20双袜子然后让Black socks每季度给你寄五双,你再也不需要花时间再去商场挑选袜子,也不需要为找不到袜子穿而烦恼。

精细化电子商务

  Black socks的成功哲学:专注于核心产品,减少用户的成本,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他们网站的主要客户是男性,大多数男性对于袜子拥有舒适、透气这样的普遍要求,而女性对袜子的款式、规格则有更复杂的需求;其次大多数男性因为工作或者性格的原因不愿意花费时间挑选袜子,而女性最喜欢的就是逛街购物;最后大多数男性都穿过臭袜子或者破袜子,即便没有人看到但是自己会感觉很糗。他们曾经一年卖出过1000万双袜子,这些袜子连起来可以绕地球N圈,这一销量超过了很多所谓的大厂商。

  如果卖出一双袜子Black socks能够赚到五美金,这意味着他们一年能赚取五千万美金约合三亿人民币利润,并且物流、原料成本会因为销量激增而大幅降低,看起来这是一个很棒的生意。现在国内已经有大量lack socks的模仿者开始出现,但考虑到国内消费与网购环境,我对他们并不会有一个美好的预期,我也并不鼓励大家都去卖袜子,更重要是领会Black socks背后的精细化运作思路。

苹果是否改变我们的生活(转自月光)

  最近一段时间IT届最受人瞩目的新闻莫过于八卦杂志上关于乔布斯健康的报道,在祝福老乔能早日康复的同时,人们不禁开始关注“后Jobs时代”苹果公司的运营情况,并且开始思考苹果对这个世界的影响,苹果的产品究竟有没有或者说以多大限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对于苹果的产品,我突然想到不如我们以一种有趣的角度开始思考。笔者先给大家介绍两个故事再提五个问题。

  故事1:

  世界一流小提琴家约夏贝尔扮成一位街头艺术家,在地铁站的高峰期演奏世界名曲。结果路过1097人,有27人(2.5%)投了钱,停下来听了1分钟的有7个(0.5%),一个钟头内总共挣了32美元,不到贝尔专业演出时一分钟的收入。另外要说明的时候,停下来的7个人中有一个看过贝尔的演出,在路上认出他来,有一个本人是一个小提琴手,还有一个是地铁站工作人员,听过很多街头艺人的演奏,判断出来贝尔拉的比别人好。

  问题1,请思考为什么舒服的坐在铺着天鹅绒的座位上,穿上晚礼服,喷上香水欣赏现场演奏跟在街头听感觉差这么大?

  问题2,如果把一个二流乐手放到音乐厅里,请世界顶级的指挥家,再用世界顶级的乐团伴奏,结果是怎样?

  故事2:

  1972年,在北美洲软饮料调查中显示只喝可口可乐的人占18%,只喝百事的人占4%,但到了80年代初期,比例变了,可口可乐占12%,百事占11%.于是,百事公司做了一个测试,名叫百事挑战。挑战是以一种口味测试的形式进行的,在卖场,购物中心和其他公共场所,百事工作人员搭了一张桌子,摆好两个没有标签的杯子,一杯装的是百事,一杯装的可口可乐。购物者被邀请尝试两杯可乐。然后选择喜欢哪一杯。接着,工作人员会告诉你哪杯是百事哪杯是可口可乐,这样测试者就可以知道他们更喜欢哪个。结果,57%的人选百事,43%选可口可乐。盲测的结果百事的味道比可口可乐好,但为什么选择可口可乐的人还是多过选择百事的人呢?

  这个事情甚至还有人专门用了磁共振成像来观察测试参与人员在喝可乐时的大脑活动,详细的细节点引用里的link。

  问题3,在我们每个人做出选择的时候受没受过品牌价值、传统观念或者大家的评价的影响,从而使自己的判断并不准确?你会不会因为大家都说好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力?

  问题4,在英超阿森纳对曼联的一场比赛中,鲁尼进了一个球,但是慢镜头回放显示疑似越位(相当不明显的那种),你会不会因为自己是曼联的球迷而潜意识里违心的认为是没有越位的。嗯,打死都不承认的那种,即使在其他比赛中你多半会对这样模糊地东西做出越位的判断。

  问题5,如果在看一部电影之前,你先看了一些对电影评价很高的影评,这些影评会不会让你觉得电影更好看。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你是自我判断这部电影好看,还是被影评诱导到“好看”的方向。

  接下来引用网上流传的一句话表明一下我对苹果产品的态度吧,“用iphone的人都有个特点,就是不好意思说不好用”。

苹果

  再说Jobs,我个人把Jobs定义为一个“从技术出身,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产品经理”。Bill Gates不是什么圣人,Jobs也不是,这俩人归根到底都是商人。Jobs跟Gates比较大的区别是,如果仔细研究过微软和苹果从小公司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过程,你会觉得Gates这个人真是商界奇才(太狡猾了),想一想你甚至觉得当年微软的所作所为跟现在腾讯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Jobs是兼具技术人才和设计师,天生就是当产品经理的料。

  Jobs的能力在于他总能明白现在有哪些技术,同时也明白用户有哪些需求,然后他就能把能用到的技术全攒起来做出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然后就开始赚钱,再然后就开始被人模仿。跟Jobs比起来,其他那些做产品的应该感到惭愧,因为技术都放在那儿了,苹果只是拿过来用,为什么Jobs能想起来,你们就想不起来?看看Iphone一代出来的时候除了多点触摸,没游戏、没软件、没彩信、没蓝牙,即使现在的4代,那个所谓的“多任务”也基本是个幌子,这种放后台跟关了有啥实际区别?乔布斯自己吹牛说iphone的技术领先业界5年,不过这世界上有made in china,就永远不会有技术可以领先5年。iphone的创新在于商业模式,这点甚至比技术上的创新难度更大,但是说iphone是高科技,这点没法让人信服,说苹果这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在未来三五年内没人能赶上,倒是有点可能。老乔一辈子都在骂老盖偷他技术(事实上两人确有一次见面,Jobs请微软开发苹果机上的应用程序的时候把图形界面系统秀给Gates看了,然后经过努力微软就也有图形界面的windows了……),但是苹果到法院告微软并没有拿下,微软有理由,凭什么你能免费用施乐的技术我就不能用你的?本身技术就不是你的,老乔没话好说吧。

  笔者不是否定Jobs的历史地位,只是按照政府交给咱的唯物史观(这是政府交给咱为数不多有用的东西)来看,老乔属于英雄人物,但历史的进程并不是由英雄人物推动的,只要技术存在了,历史终究会将这些技术整合在一起推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世界应该感谢Jobs和苹果,但是真正改变我们生活的还是那些技术上革命性的创新,而不应是把这些技术攒成产品的人或公司。与其关注八卦杂志上的消息,还不如关注一下IBM的电脑在智力竞猜中赢了人类的报道,虽然这在很长时间内都是跟你我没关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其实是很多理论和技术上的进步,我相信这是能改变历史进程的技术创新。

应用战胜习惯,平板电脑必定普及

  有的人会说平板电脑没有Windows,会阻碍普通用户的使用习惯。但是苹果iOS的成功,惠普webOS的广受关注,Google Android的快速风行,它们都代表着一个重要的方向,那就是应用战胜习惯。用户最终的需求是应用,而操作系统只是为用户达成应用服务的,所以在体验设计合理、应用足够丰富的情况下这也并不能成为阻碍平板电脑普及的理由。

为何“Google音乐”里的音乐明显比“百度MP3”里的音质好?

为虾米?

“Google音乐”里的音乐都是正版音乐,音质普遍是192-256KBPS之间。

同一首歌曲,你在百度下载试听,然后再去谷歌下载之后试听,天差地别。不信你试试。也有办法可以轻松找到谷歌音乐的链接地址,用谷歌自己的武器就能搞定。

我不知道谷歌为了这些免费提供给网友的正版音乐付出了多少钱,我这里真诚的说声谢谢了。

去淘宝买个很棒的耳机或者音箱,happy吧!

忘记推荐了,可以搭配使用一个音效软件,该软件设计采用了声音听力学的技术,听着就是一个字————-“爽”。

我使用谷歌音乐下载歌曲,飞利浦耳机搭配华硕声卡,外加SRSlabs音效软件。

为何“Google音乐”里的音乐明显比“百度MP3”里的音质好? - 小男生 - 小男生的博客

 

为何“Google音乐”里的音乐明显比“百度MP3”里的音质好? - 小男生 - 小男生的博客

 

为何“Google音乐”里的音乐明显比“百度MP3”里的音质好? - 小男生 - 小男生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