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host.ru俄罗斯莫斯科5G HDD/512M内存/无限流量/KVM VPS/CN2线路/月付10元人民币

justhost.ru自我介绍成立于2006年,域名创建于2006年10月,最早的网页快照记录显示2006年11月18日开始营业,俄罗斯工商备案也差不多时间,可以证实是十几年的老商家(难得),支持Paypal。
基于KVM虚拟方式,分HDD和SSD硬盘,200Mbps带宽,无限流量(俄罗斯VPS基本都是200M无限流量),默认开启tun/tap,电信和移动去程CN2线路,延迟在200ms以内。

官方网站https://justhost.ru(请使用Google Chrome,自带翻译)

最低配置

  • 内存:512M
  • CPU:1核
  • 硬盘:5G HDD
  • 流量:无限制
  • 端口:200Mbps
  • IPV4:1个
  • IPV6:1个
  • 价格:109卢布/月(10.98人民币)
  • 购买链接

年付优惠至106元,每月8.8元,推荐电信和移动用户购买。

网络测试

Rostelecom(莫斯科):176.32.32.133 ,2a00: b700: 1 :: 5f,https://lg-rtcom.justhost.ru/50MB.test
DataLine Tier-3(莫斯科):46.17.40.85 ,2a00: b700 :: 3a,https://lg-dtln.justhost.ru/50MB.test

注意:请选择DataLine Tier-3(莫斯科),Rostelecom数据中心延迟很高。

 

特色:单程CN2线路

PS:59.43.*.*  是大陆国际CN2线路出口IP。

 

PS:电信和移动都走CN2线路,低延迟,速度优异。

 

justhost.ru评测:

评价:老商家,非常可靠!低至10元钱的CN2线路,还是无限流量,这么便宜VPS估计全球罕见,值得拥有……如果你见过更低价的,请留言告诉我!

关于俄罗斯墙的问题,俄罗斯的墙是只墙ISP,不墙VPS:意思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最近这家商家的机房不走CN2线路了……但是经过沟通新增了新西伯利亚VPS,北方联通和南方电信都是直连 ,速度很不错。

VPS主机推荐

五朵超售小金花
AlhpaRacks、NFPHosting、WootHosting、HostMyBytes、HiFormance。
评价:年费等于别家月费,你花的不是钱是纸,它卖的也不是主机是野鸡!
跑路情况未知……但是难说。推荐已经疯了的人购买!

三大知名VPS

  • vultr (有日本线路,可随意更改IP,不知道是些什么人放了垃圾服务器……导致日本很多IP被墙,洛杉矶也被墙了一些)
  • linode (业界高富帅,高大上的那种,不支持支付宝,所以基本没IP被墙,比较清净,推荐)
  • digitalocean (教育网注册送50刀,无限流量实际不统计流量,联通推荐纽约,移动推荐新加坡,对大陆线路不太友好……)

三大VPS起步价都是$5元/月,只有vultr有2.5元/月的纽约主机。三大VPS都是单向流量统计,所以极力推荐!其它包括搬瓦工等都是双向统计,并且流量比不上三大。

转载一个国外论坛的VPS服务商投票排名:前面是名称,后面是票数

BuyVM 75
Inception Hosting 66
Virmach 62
OVH 40
RamNode 32
Clouvider 24
Hetzner 24
HostHatch 21
Vultr 20
VMHaus 20
HostUS 19
DigitalOcean 19
NetCup 15
LiteServer 14
ImpactVPS/SubnetLabs 14
WisHosting 14
SpeedyKVM 13
GestionDBI 10
BunnyCDN 9
online.net 9
CrownCloud 8
UltraVPS.eu.de 8
SecureDragon 7
HostSolutions 7
Prometeus 6
Linode 6
Aruba 6
LeaseWeb 5
MXRoute 5
AlphaVPS 4
Gullo’s Hosting 4
Vpsrus 4
MyCustomHosting 4
BudgetNode 4
SSDNodes 4
mrVM 3
Cloudcone 3
Alpharacks 3
VPSDime 3
drServer 3
Dediserve 3
SpartanHost 3
Veesp 3

full list of votes here

The winner of the “Best Newcomer Of The Year” was:

1st Place: @VMHaus

2nd Place: @trewq and FlowVPS

3rd Place: @Cam and Gulllo’s Hosting

Congratulations you three :)

海航可能成为第二个乐视

截止今天,乐视已经连续7个跌停,如果我买了乐视,我还真可能要为贾跃亭同志的梦想“窒息”!

今天查阅停牌股票,发现海航和旗下关联公司几乎全部停牌(只有港交所的三家公司未停牌,你懂滴),惊愕之余看了一下负债率……差点尿都吓出来了!

子公司、负债率、交易状态
渤海金控:88.34% 停牌
海航控股:59.84% 停牌
天海投资:85.12% 停牌
海航基础:51% 停牌
供销大集:43.39% 停牌
海航创新:61.12% 停牌
海越股份:82.51%
海越投资:57.52%
凯撒旅游:58.19% 停牌
东北电气:48.85%
海航总资产约12000亿,在大陆和港股上市公司总负债5800亿,其中有四分之一是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借款,手上持有现金1850亿。

相当于这家公司一半的资产都是从银行借来的,并且手上的现金只够还今年的短期借款……钱都还贷款了,员工特么不需要发工资啊!
按照这个趋势……如果银行不批新的借款,或者资方没有新的资金注入……海航恐怕就要搞出大事了!

再补充一下,今年收缩银根,银行绝对不会给海航新开贷款,即便是把旧的贷款还上了,也不会给新的贷款额度……剩下只能看投资方了。
海航在2017年 《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 170名 ,搞了半天这个世界500强是借债借出来的啊!

不扯犊子了!
各位投资海航及海航子公司的亲们:祝你们新年快乐!

关于台湾的一些杂谈


台湾人最引以为傲的是民主自由,虽然民主代表着平权,但是民主并不代表着经济优先!

两蒋结束的时代1990年,当年台湾GDP为1700亿美元,大陆GDP为3878亿美元,小小台湾的经济体量相当于大陆的43.8%。而如今,台湾GDP甚至比不上一个湖南、四川的内地省份。不知道民主是带给了台湾繁荣昌盛,还是让台湾处在内耗、止步不前的局面;连续十几年,台湾大学生起薪从未增长,不知道台湾同胞是否想过更深层次的生存问题。

自由的定义并不应该只是一张选票,老百姓想要的是一个女性或者儿童,可以在夜间放心的走在大街上的自由!
在大陆,我可以逛街去想去的地方,跟心爱的人散步或者一起骑单车去看电影,这是所有平民都可以享受的自由。然而在美国,我并不敢去黑人区……美国友人也不敢去,我吃完晚饭习惯散步一下,美国友人坚决拒绝,并且认为我居住的是非常昂贵的富人区(我想这个故事传播很广,但是居然被我真的碰到了),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只有富人区才有绝对的安全和自由。这还是在强调人权的美帝国,我吃完晚饭居然不能出门!真特么不敢想象。

台湾人应该庆幸大陆不是选票政治,否则一人一票……武统是绝对且毫无争议的答案!

 

越南是否处在类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阶段

越南是否处在类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阶段?
越南是一个最喜欢学习中国的国家,即便曾经发生对越自卫还击战的80年代,越南也依然做了类似大陆改革开放政策(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效仿中国的“革新开放”),并且小有成就,但是越南是否就处在类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阶段呢?最近这个问题屡次被提起,或许国内民众的投资热情真的太高了吧!

大陆搞改革开放时手里有两弹一星,外加核潜艇。不仅可以敲打邻国,还可以裁军百万。一个人想好好学习是有前提的:没有不爱学习的人来打搅你,也没有比你聪明、成绩还比你好的人来打扰你!其次,你还要跟对一个好老师。
我们时不时就因为南海问题增兵广西、云南,上一次被逼急了,越南总理阮晋勇就签发了全国动员令。
韩国搞汉江奇迹的时候,美国驻军从未离开过半岛。越南曾经的苏联爸爸已经埋葬了自己。一个外部忧虑无法解决的小国家,即使想要安心发展经济,也会被大国以各种理由敲打!这样的小国家发展经济只能从大陆接收低端产业的皮毛,难有大陆的产业成就!

越南并不具备中国大陆搞改革开放的外部条件,其次越南近几年民族主义和反华声音很大。印尼是越南的第一大投资方,台湾是第二大投资方,上次反华游行暴乱的时候台湾工厂全部停工关闭放假,台商损失很大的!

奉劝各位,想做投资宁可去非洲,不要去越南,太危险!

某街新闻网的人生理财建议

随着年龄改变的,不仅是我们与金钱的关系,还有我们在金钱问题上犯下的错。

我们每步入一个新的年龄段,就得遵循一个新的财务策略。若是因为各种理由违背了这些策略,我们不仅会多花不少钱,还会危及自身财务安全。

此外,经济情况与家庭人口的变化也使得我们犯下的错误各不相同,前车之鉴未必能成为后事之师。

举例来说,职业生涯刚刚刚起步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进取的投资风格,好让储备金在未来数十年内不断积累增长。但研究表明,如今20多岁的人惧怕高风险,面对投资,他们或是犹豫不决,或是极端保守。

许多人在等到30多岁后,骤然做出结婚生子等重大决定。于是诸多复杂的财务问题一涌而上,许多理财机会随之流失。40多岁时,人们往往没能及时还清房贷,于是直到退休仍在还贷。他们也不曾关注,大学学费──或是同时养育子女并赡养父母的花费──将对家庭的财政状况产生怎样的影响。

不幸的是,我们的第五个十年往往会突然落入退休储蓄过于微薄的窘境,有时是因为生活过得太逍遥,有时则是因为一些计划野心太大,比如创业。最后,我们退休了,也通常不会做出那个虽然很有必要却令人不快的决定──让家人替我们做重大财务决策──虽然研究显示,早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前,大多数人就已经需要帮助了。

下面的内容将以十年为单位,详细审视我们犯过的最严重的错误,并告诉我们如何避免。

20s:谨慎过头

专家表示,成人后的头十年应该大力投资。然而,20多岁的人们却不敢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这项结论的依据来自一系列研究,其中包括佐治亚南方大学(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工商管理学院(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 Lindsay Larson于2016年进行的分析。

她的团队对100名千禧一代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他们在为退休账户选择投资组合时更倾向于极少量股票与大量有保障的收入──长此以往,这样的选择只能带来微薄的收益。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保守的投资组合时,抽选人员说:“我现在对理财真的是一窍不通,”但他们又解释道,低风险投资组合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大多数抽选人员“选择的投资组合更适合即将退休的职员,而非职业生涯刚刚起步的年轻人。”Larson教授说。

她的研究参考了其他文献,其中一些显示千禧一代的财商格外低。此外,她的研究还表明,由于害怕犯错,千禧一代常常在独立思考、决策与冒险方面十分畏难。Larson女士指出,缺乏风险承受能力是这代20多岁的年轻人独有的,可能是他们成长于被9/11和金融危机阴影笼罩的时期,金融环境的飘摇不定使然。

她的解决方案并非建议千禧一代极力挑选最激进的投资方式。相反,她的研究显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是选择高风险资产配置比例逐年降低的目标日期型基金。

其他研究表明,20多岁时,人们往往会忽视另一种至关重要的投资:人力资本。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的Brian Cadena 201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许多20多岁的人有一大共同点──缺乏耐心。20多岁的人未必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缺乏耐心,但20岁时,我们需要做出的教育投资决定(无论是投入时间还是金钱)往往是最多。他仔细研究了《全国青年纵向调查》(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中的数据,归纳出缺乏耐心的人的行为特征。

他发现,缺乏耐心的人虽然也想完成学业,但其高中退学率比他人高出50%以上。进入大学一年内,他们的退学率比他人高20%多。读完三年大学后,他们无法获得学位的比例要比他人高出近70%,这意味着今后他们的收入与投资选择都要少得多。

该研究显示,缺乏耐心也会对未来的薪水产生不利影响。举例来说,人力资本会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但缺乏耐心的人经常换工作,阻碍了人力资本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断绝了今后薪水上涨的可能。研究采用的历史数据不包括千禧一代,当前环境下这代人换工作更是家常便饭。虽然我们并未记录他们的数据,但研究显示,通过对大量对照组的观察,缺乏耐心的人更换工作的频率比预期更高。

Cadena发现,缺乏耐心的人毕业后换工作的概率比他人高出7%。虽然在当下就业模式中,人们确实会频繁更换工作,但Cadena的研究表明,缺乏耐心的人换工作后,收入并未随之增长。综合各方面因素,他发现缺乏耐心的人相对于有耐心的人平均少挣75,000美元以上。

他的解决方案是:早期教育不但要注重培养硬技能,还应注重耐心等“软技能”的养成。他还建议人们耐心投资人力资本,就像通过延迟满足来保持体型一样。

30s:人生大事紮堆处理

与前几代人相比,越来越多的人如今选择在三十多岁时做出结婚生子等重大决定。

然而许多人抱着过高的期许步入了这个阶段。Buckingham & the BAM Alliance女性财富战略主管Manisha Thakor表示,她见过许多这个年龄段的人,他们都希望能达到记忆中自己自立离家时父母所享有的那种生活水平。

他们或许忘了,父母努力了数十年才得到这一切,她说。过高的生活品质只能依靠卡债来维持,而只花钱不存钱则意味着错失复利。“30出头的时候,你的生活也许会与影视剧里浪漫至极的场景相去甚远,与刚毕业大学生的相似之处更多些。”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财务大环境要比以往复杂。同样是30多岁,如今的人比前人拥有更多选择,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有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于是错误就来了。

机器人咨询公司Betterment的财务顾问Nick Holeman拿罗斯个人退休金账户(Roth IRA)举了个例子:人们从罗斯账户提款时可以免税,但20多岁的人没有多少钱,因而并不会认真考虑这些账户。但到了30多岁,罗斯账户的吸引力增强,他们必须理清这些帐户的复杂情况。例如50岁以下的人年度缴款限额为5,500美元。超额部分可归入下一年,但账户持有人需缴纳6%的本年度罚金。

40s:在大额开支上错误估计自己的承担能力

40多岁时,我们的职业生涯即将过半──而更大的开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许多财务顾问指出了我们经常犯错的两项开支:房子和孩子。

许多人在房子上花了太多钱,同时也有许多人40多岁时工作不够积极,没能还清房贷,导致退休时捉襟见肘,基石财富顾问公司(Cornerstone Wealth Advisors)驻明尼阿波利斯的财务顾问Jonathan Guyton说。

“40岁后期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你打算什么时候还清房贷?假设我现在47岁,几年前买了个大房子,而我的30年按揭贷款直到75岁时才能还清。”Guyton说,“也就是说,在退休期间,我最需要花钱的时候,还得背负沉重的负担。”

他建议40多岁的人调整按揭计划,为退休后的可支配收入考虑,尽早还清贷款。

另一些40多岁的人发现自己在孩子身上花费太多钱。40岁,尤其是40岁后期的大额支出,就是孩子的大学学费。“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打算存钱,但没人能预料孩子的未来前途,也预测不了孩子上的是州立大学还是私立学校。等到孩子10岁左右,父母的猜测才有了清晰的方向。”Guyton说。

他建议家长像考虑买车一样考虑教育计划:数万美元的额外支出会造成什么影响?家长需要考虑的不仅是20多万美元的支出对退休计划造成的影响,还要考虑到这些资金原本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收益的机会成本。

就算先不考虑以上情况,孩子体育或课外活动的开支也许已经超出预算了。纽约州波士顿Compass Planning Associates 的财务规划师Jennifer Lane建议,父母在子女身上的开支一般不要超过收入的10%。她还发现,定量给孩子零花钱能帮家长省钱。“当孩子觉得省下的零花钱是自己的钱,不是父母的钱时,他们就会选择不花钱。”

当人们有年迈的双亲需要照顾时,养育子女的问题就变得更复杂了。理财顾问说,他们发现与以往不同,很多40岁多的客户都面临这种“三明治”困境。由于许多人选择晚育,因此不得不在赡养年迈父母的同时养育子女。而以往在子女独立和父辈衰老之间是有更长的缓冲期的。

伯明翰科尔财务规划公司(Cole Financial Planning)创始人兼总裁Scott Cole表示,不仅是他的客户呈现出这种趋势,他自己也一样。现年46岁的他有两名小孩,一个5岁,一个7岁,而他的父母已经年逾古稀,因此他预计未来短短数年内即会增加照顾老人的支出。他指出,最好提前做好规划,以免出现财务意外。

Compass Planning公司的Lane指出,面临“三明治”困境的人群子女年龄差距很大,因为有些人很晚才要孩子。她的客户中,有些人的子女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纪,而有的连10岁都不到。

Lane女士建议,当父母需要照顾时,最好和他们保持一种“商务型关系”。我们不应该说“别担心,妈妈,一切都会好的。”然后把钱大笔大笔地花出去,而应该和家中掌管财政大权的人坐下来讨论“对于我们家来说,最好用什么方式来解决问题?”

若非如此,我们很有可能会把财政负担传给下一代,她说。

50s:盲目提高生活品质及二次创业

50多岁的人的噩梦之一就是发现自己或许没存够退休储蓄金。现在的人寿命要比过去长,财务专家指出,现在的退休基金必须持续40年以上。许多因素会诱使人们提前支取退休账户,而有时失业或其他窘境也令我们的退休基金难以为继。

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会让我们雪上加霜。50岁多的人往往会提高生活品质,退休后却难以维持,为这些花费支出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波士顿大学退休研究中心主任Alicia Munnell说,“孩子离开家了,大学学费也付完了,这时人们就想尽情享乐,开始提高生活水平。”

还没适应退休生活的人会面对另一重诱惑──创业。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Business)的Annamaria Lusardi教授2016年的一篇论文指出,婴儿潮一代或是将创立事业作为终身梦想,或是认为它必不可少,与前几代人相比,他们更愿意投身其中。她说,创业也许能带来回报,比如能实现退休的顺利过渡,但一般而言,你总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你正在把人力资本的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般还得搭上你的积蓄。”她说。有时候,其实人力资本──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掌握的工作技能──在市场的价值上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她补充道。大多数研究表明,越是接近退休,就越该采取保守的投资方式。

那些退休账户吃紧的人有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方法”,Munnell博士说:越晚从社会保险(Social Security)中提款越好。比起62岁开始提取,等到70岁再提每个月要多出76%的补助金。“这是很大一笔钱。”她说。

60岁及以上:不服老

随着年纪渐长,我们的个人资产状况也随之变得更复杂。近期大量关于老年人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快的真相:我们的分析能力跟不上问题变复杂的速度。我们比以前活得更久,也就更有可能出现认知障碍。

“我们目前生活在一个老龄化社会中,而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乔治城大学麦克多诺商学院(McDonough School of Business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的金融学教授Sumit Agarwal说。 Agarwal 2009年进行的“理性时代”(The Age of Reason)研究通过调查不同年龄段的人如何做出一系列财务选择发现,我们财务决策能力的巅峰期是53岁。

然而多数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他们的财务决策能力每况愈下,却迟迟不把重要任务托付他人──很可能导致出现没有阅读投资细节等失误。 因此Agarwal教授建议,人们应该在认知能力衰退前就把财务决策权交托给家人──不要等到七八十岁,而应该在五六十岁时就这样做。

他建议设立“金融驾照”之类的东西,要求人们具备足够的精神力才能进入市场购买某些金融产品。

“我们为什么能随他们赌上一辈子的积蓄呢?”他问道,“既然我们在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扮演了家长式的角色,为什么不在更重要的财政决策上也这样做呢?”

 

天朝正在弃汇率,保房价

细心的人会发现,央行回应人民币贬值的口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7日,央行副行长易纲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未来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个说法与以往不同,在今年3月的两会还是10月的人民日报上,易纲都不忘强调“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副行长如今不再提“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了。这或许是个新信号,“人无贬基”,在事实一次次的无情“翻脸”之后,正悄无声息地从官方说辞中隐退。从斩钉截铁的“人无贬基”到含糊其辞的“合理均衡水平”,距离破7步步紧逼的汇率也让央行退让三分。

高涨的房价,汇率贬值的一大推手

川普当选之后,人民币开启了今年的第四波贬值。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6.91关口,创下八年半新低。是怎样的力量,硬生生地把汇率从年初的6.45拔高到眼下的6.9,贬值幅度高达7%?11111

 

谁是汇率贬值的“幕后黑手”?解释版本五花八门,总结起来大概有“整体经济下行说”、“美联储加息说”、“川普胜选说”、“货币超发说”,此外,还有一种声音不可忽视,可称其为“房价泡沫说”,此论点认为,今年暴涨的房价是人民币贬值的一大推手。持有此观点的人包括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和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吴晓求。

彭文生认为:“今天人民币的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和房地产泡沫有关系。房价越高,地租越高,汇率的贬值压力越大。”

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吴晓求也指出,人民币贬值背后的核心原因是“中国资产价格高得离谱。就拿房地产来说,高得是完全离谱了,这样离谱人们可以套利的。如果我们是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卖掉一套国内的房子,在加拿大、美国买一个非常好的房子,价格可能只是北京房价的一半。你说人民币有没有贬值的压力?大家都去国外买东西了。”

“卖掉北上深可以买下半个美国”,这样的神话,建立在国内资产资格膨胀和人民币高估的前提上。贬值,某种程度正是对今年房价飙升的反应。

一线城市房价依然在高位坚挺,十月份继续保持涨势(百城价格指数显示,北京和上海的10环比涨幅均高于1%),而汇率则“跌跌不休”。此情此景,倒像是给历史交出的一份答卷。

“保房价还是保汇率”之争,在今年6、7月引发热议,当时即有论者警告:任由房价飙升,将是人民币汇率的不能承受之重。没有一个货币超发、资产价格膨胀的国家能长久稳定币值。

不过,官方似乎不怎么看,或者说不愿意大家这么看。7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稳汇率”与“保楼市”之争是伪命题》,央行11月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回应了“房价和汇率的平衡问题”,在央行看来,“保汇率弃楼市”或“保楼市弃汇率”,在央行看来“都不是好的做法”。问题是,鱼和熊掌似乎难以兼得。

有人提议,央行应该祭出紧缩货币的大招,以挤出资产泡沫,稳定汇率。但是这么做风险更高,处理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是当务之急,稳增长也是硬任务,保持充裕的流动性至关重要,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不会改变。

“两害相权取其轻”,汇率的稳定毕竟还不是央行的首要政策目标,至少不是唯一的必须不顾一切实现的目标。

在“人无贬基”的重申中,汇率悄然接近破7,“保房价还是保汇率”似乎有了答案。

中国陷入“俄罗斯陷阱”?

11月份,面对节节后退的汇率,人大副校长吴晓求提醒:“我们要避免俄罗斯的错误”。

2014年,俄罗斯遭遇乌克兰战争和欧美经济制裁的政治和经济双重危机,一边是滚滚外流的资本,汇率贬值压力巨大,另一边是膨胀的资产价格和国内经济风险,最后,俄罗斯选择“弃汇保楼”的策略,允许汇率自由浮动,两个月内汇率贬值近50%。

卢布的购买力缩水一半,同时也释放了国内经济的巨大风险,房价始终在高位上下震荡,一手房价格甚至在2014年12月-2016年6月上涨了1.3%。本世纪的第一个,繁荣的石油出口和超发的货币推动俄罗斯房价快速上涨,这份房价果实在货币贬值中算是保住了。

“保房价弃汇率”的俄罗斯模式与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保汇率弃房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中国当下的情状,与“俄罗斯模式”更为接近。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经济结构和实力固然有诸多差异,但现在中国面临的情况与两年前的俄罗斯有很多相似点,比如在汇率危机来临前,两个国家的房价涨得飞快,货币严重超发,出口导向性经济带来巨量外汇,资本外流触目惊心。总之,汇率泡沫和楼价泡沫双双浮现,必须戳破一个。俄罗斯给汇率实施了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的处置则要更为温和谨慎,但牺牲汇率,保住房价的结果则是相同的。

“俄罗斯模式”不是没有代价的,吴晓求指出:

实际上,中国政府目前面临到底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两难”抉择,如果房价继续上涨,资本将加速流向海外,中国外汇储备会被快速耗尽,届时人民币将大幅贬值并带来输入性通胀。如果要稳定汇率,则需要大幅降低房地产等国内资产价格以留住资本。

大幅降低房价既然不可能,就只能忍受汇率贬值,而资本加速流向海外正是央行目前的最大烦恼之一。

2017年的房价和汇价

2017年,汇率和楼市将沿着目前的轨迹延伸。汇率走低,房价稳中有升,大概率成为明年中国汇市和楼市的基调。临近年末,各方的展望也与此契合。

先看汇市的展望:人民币破7基本不存在异议,问题是破7后会走多远,高盛认为明年年末会跌倒7.3,巴克莱银行则认为能守住7.06。

2017年人民币汇率预测:

2222222222

2017年的楼市走势,在保守者眼中是“不会大幅下跌”,而更多的乐观者则看好“一线城市房价保持上涨”。汇市和房市此消彼长的态势,在2017年或会进一步稳固。
33333333333

即使是在这个全国楼市看似风平浪静的11月,22日3个大城市土地拍卖市场的火爆还是让人印象深刻。广州一日诞生七地王,部分地块面粉价赶超面包价;武汉公开出让土地17宗,5个地块触动“熔断机制”,当天诞生了总价为110亿的单幅地块;长沙一地块经过114轮竞价后,以180%的溢价率竞出,长沙地价首破9000元/平方米。

地王频出,房价未来焉能不涨?房价继续上涨,M2继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汇率又焉能不动?

2016年导致人民币汇率走低的根本性因素,在2017年不会消失,甚至要变本加厉:美元强周期还在途中,全球经济外部需求依然萎靡不振,中国经济“L”型的探底还未完结,十几年货币超发的惯性和影响也会继续发酵。

44444444

我们无法确定人民币汇率会何时破7,但可以确定的是,汇率向下很难改变,房价上涨是大概率的事件,房价和汇价的剪刀差会继续扩大。

说到底,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悖论背后,是中国经济十几年货币超发带来的骑虎难下的险境,你可以说那是前期快速发展的必要代价,但也是当下经济遭遇“中场战事”不得不背负的千斤巨石。

这场“中场战事”的结果,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中国经济下半场的命运。

吴晓灵评宝万之争

至今已持续了近一年半的万科宝能股权争夺战,成为中国A股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杠杆收购与反收购攻防战。多方博弈、反复拉锯的“宝万之争”亦引起了高层重视。11月26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合课题组发布了对“宝万之争”中杠杆收购的研究报告《规范杠杆收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基于“宝万之争”视角的杠杆收购研究》。

报告由一个主报告、九个子报告组成,全文共22万字,分别从“宝万之争”的脉络梳理与关注焦点、海外并购市场的发展、中国并购市场的现状、敌意收购的法律规制与公司治理、杠杆收购资金组织方式的法律框架、以及保险资金、并购贷款、并购债券、资管计划等各类杠杆收购资金的不同来源角度进行全方位分析与论述。

该课题组牵头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指出,“宝万之争”的局面看似纷繁芜杂,但并非无迹可寻。通过梳理公开资料可以发现,双方之争主要是集中在三个领域——公司治理之争、收购行为之争、资金组织方式之争。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资金组织方式之争。“宝能将资金组织方式用到了“极致”,但在现有法规下,其资金组织方式并未有违规之处,但此种组织方式确实蕴含了很多风险,需要监管方面针对监管漏洞加以弥补。” “宝能作为并购主体收购万科,运用到了包括万能险、资产管理计划、嵌套性资产管理计划等在内的一系列新型融资工具用以筹集收购资金,这些新型融资工具的出现,既为完成并购交易带来便捷,也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她说。

而对于万科,吴晓灵认为,收购行为上,万科反收购停牌措施的合法性等问题同样值得商榷。

宝能系放大杠杆路径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宝能系共耗资430亿元收购了万科约2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而根据华泰证券研究所、华夏基金提供给澎湃新闻的分析,这430亿元中,包含自有资金62亿元,保险资金105亿元,券商资金78亿元,银行理财资金185亿元。宝能系采用多重工具参与收购,包括保险账户、券商资产管理计划、有限合伙基金、嵌套的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等。

值得注意的是,宝能系每一层架构的杠杆比例均不超过1:2,但是通过嵌套组合、股票质押再融资等金融杠杆工具,最终实现了约4.2的杠杆比率。

前述报告则解剖了宝能系利用保险、券商、银行理财、股权质押、债券融资五大手段放大杠杆的路径:

第一,宝能系以前海人寿的万能险资金为助力,引入保险资金105亿元,成为宝能收购万科的股份的“先锋部队”。

第二,宝能与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等券商合作,通过融资融券和收益互换等形式,以自有资金39亿元,融入券商外部资金78亿元,共计127亿元。

第三,宝能出资67亿元作为劣后,联合浙商银行出资132.9亿元作为优先,通过华福证券、浙商宝能资本构建了规模达200亿元的有限合伙资金。此后,钜盛华又拿出资金作为劣后级,以两倍的杠杆撬动广发、平安、民生、浦发等银行的理财约155亿元作为优先,通过资产管理计划持续买进万科股票。

其中,200亿元有限合伙基金中,浙商的132.9亿元全部用于收购前海人寿股份,与收购万科无关;资管计划劣后资金91亿元,由宝能出资67亿元中的63亿元、以及钜盛华的其他资金27.8亿元组成。

第四,钜盛华先后将手中持有的万科股票质押给鹏华资产和中国银河证券。

第五,宝能系先后通过深圳深业物流集团和前海人寿分别发行23.8亿元私募债券和10年期债券。

“前海人寿成了大股东的融资平台”

梳理宝能系收购万科股份的资金,有105亿元是来自前海人寿的保险资金,收购了万科共计6.67%的股份。险资无疑在“宝万之争”杠杆收购中发挥了“急先锋”的作用。

“此次宝能收购万科大量使用的是万能险资金,这种险资被扭曲成为短期理财产品,将其用于企业股权收购的合理性有待商榷且蕴藏极大风险;而前海人寿被实际控制人宝能所利用,成为了大股东的融资平台,其合理性也值得进一步商榷。” 吴晓灵强调。

事实上,万能险被当作大股东的资金平台、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是当前资本市场上杠杆资金组织中一个盛行的现象。对此,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多家金融机构也表示,保险公司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是合法的,但是如果保险公司被大股东控制,作为一致行动人参与到上市公司收购中,保险公司将不再具有独立性反而成为大股东的资金平台。“受制于一致行动人的卖出限制以及大股东保持控制地位的考量,保险公司将难以保证万能险资金的安全性。”

该报告指出,通常看来,保险属于长期理财产品,保险公司也希望通过拉长期限来摊销高昂的销售成本。但是有时保险公司通过或其大股东出于自身目的,可能将万能险产品被变相设计成短期理财产品,参与举牌上市公司。由于举牌资金有6个月的限售期,如果保险公司或其大股东以收购上市公司为目的,则也属于长期投资,这将导致万能险资金面临期限错配、短线长投的风险。

资管计划作为杠杆资金入市增加风险

除了收购资金组织方式,吴晓灵和她的课题组还对“宝万之争”中双方收购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宝能取得万科A股股票5%时及其后继续增持股票并未履行书面报告义务,是否违反了证券法规定?其收购行为是否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吴晓灵提出,“其次,宝能系用九个资管计划作为撬动收购万科的杠杆资金,于是万科提出相应质疑,这九个资管计划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的一致行动人?是否违反了资管业务相关法律规定?九个资管计划作为一致行动人,其收购行为是否也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以及将表决权让渡给钜盛华是否具有合法依据等问题。此外,宝能之前与华润有合作项目,由此也让万科管理层质疑宝能与华润是否构成一致行动人。”

“再者是万能险、资管计划乃至商业银行的表决权问题。例如,万科就认为,因为宝能的资管计划属于‘通道业务’因而不具有表决权。”她说,“此外,还有万科反收购停牌措施的合法性等问题,也广受市场关注。”

另据全国社保基金副理事长王忠民向澎湃新闻表示,资管计划作为杠杆资金入市,这也是宝万之争中最富有争议的一个环节。例如,银行理财受制于不能直接投资股市的规定,所以要参与收购就只能被穿上各种“马甲”,实践中这种运作模式既受到质疑,更增加了风险。

建议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宝能作为并购主体收购万科,运用到了包括万能险、资产管理计划、嵌套性资产管理计划等在内的一系列新型融资工具用以筹集收购资金,这些新型融资工具的出现,既为完成并购交易带来便捷,也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吴晓灵说。

基于此,吴晓灵和她的研究团队认为,规范以“宝万之争”为典型案例的公司并购行为,相关监管部门急需从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公司治理、对企业杠杆收购的风险控制与金融监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杠杆收购资金来源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办法。

“从公司治理之争的层面看,宝能对万科的收购是典型的‘敌意并购’。这在理论上会有不同的争议和判断,但总体来看,敌意并购本身就会检验被收购对象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漏洞,从而促使被收购对象不得不完善自身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宝万之争的发生,对于推动上市公司完善自身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发挥出了作用,很多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治理结构。A股市场上已经开始逐步在公司章程中制订包括‘驱鲨剂’条款、分期、分级董事会、‘金色降落伞’、‘白衣骑士’等反收购条款措施。 ” 吴晓灵表示。

多位金融市场人士同时指出,宝能之所以能够获得不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也是与当前的分业监管形势下存在监管漏洞分不开的,宝能正式利用不同监管部门对融资工具的监管缝隙。通过层层嵌套,成功将不同类型的金融资金组织成为杠杆收购来源。

对此该报告建议,监管机构需要打破行业藩篱,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或是有效的联席监管协作运行机制,以消除监管盲区,及时应对市场新趋势,及时处理重大风险和市场热点问题。

“对于不同类型的并购业务,建议采用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在层层金融产品嵌套的信用杠杆收购中加强穿透监管,防范监管套利,实现充分的信息披露,化解因信用链条过长导致的信用风险问题。”报告称。

入侵网站的常用处理方法

1.无论什么站,无论什么语言,我要渗透,第一件事就是扫目录,最好一下扫出个上传点,直接上传shell,诸位不要笑,有时候你花很久搞一个站,最后发现有个现成的上传点,而且很容易猜到,不过这种情况发生在asp居多!

2.asp(aspx)+MSSQL先考虑注入,一般的注入都有DBowner权限可以直接写shell;如果写不了,或者web与数据库分离,那就猜数据,从后台下手了,后台可以上传或者改配置文件;

3.asp(aspx)+ACCESS拿shell一般只有3种方法,一是前台上传或者注入进后台上传;二是注入进后台改配置文件;三是注入进后台备份数据库或者暴库后知道是asp或者asa数据库于是直接写一句话;

4.php+MYSQL一般是注入进后台上传,偶尔运气好些权限够高可以注入select into outfile;然后包含,分本地与远程,远程包含在高版本php是不支持的,于是想办法本地上传图片文件或者写到log里;然后php程序某某未公开的漏洞,运气好可以直接写shell。

5.jsp+MYSQL利用数据库拿权限方面基本同php,而且jsp的上传基本很少检查文件后缀,于是只要有注入点与后台,拿shell相当的容易。jsp+ORACLE的站我碰到的不多,碰到的也是猜出用户名与密码从后台下手的。

6.无论什么大站,主站一般都很安全(不然早被人玩了),于是一般从二级域名下手,猜出主站的某些用户名与密码或者搞到主站的源代码,或者旁注得到同网段服务器后cain或arp。

7.一般的大站很少有用现成的CMS的,于是如果你有幸找到源码,那你就发了,注入漏洞啊,上传漏洞啊,写文件漏洞啊,都掌握在你手里。多看看那些大站新出来的测试分站点,那些站还在测试中,可以很轻松拿下。

8.上传有个文件名截断,这包括2个方面,一是00截断,二是长文件名截断(曾经利用这个搞下hw);然后很多写文件的地方,都可以00,屡试不爽。上传别忘了.asp(当然.asa,.cer,.cdx都可以啦)目录的妙用。

9.php站无论windows还是linux,都有magic_quotes_gpc的问题,magic_quotes_gpc为on的时候,在server变量注入的时候还是可以select into outfile,今年我搞过某未开源cms就是这个情况,一般情况下为on就别考虑写文件了,不过有这个权限别忘了读文件源码,因为load_file的参数是可以编码的。

10.猜路径或者文件在入侵中非常必要,猜不到路径的时候别忘了google(baidu太烂,google很全),于是你可以考虑看站点下的robot.txt或者robots.txt,会有惊喜。

11.工具的使用很重要,入侵之前用WVS扫扫会有助入侵;注入工具虽然很多,但不见得都好使,现在的软硬防火墙、防注入越来越厉害,那时候你就别偷懒,多手工有助你成长。

12.遇到过一流监控么,遇到其他防post的防火墙么,有时候一句话进去了都无法传大马,那时候,你先学学编码,学学变换绕过。

13.想搞一般的小站,记得查看这个小站的版权,找做这个站的公司,然后从这个公司做的其他站下手,得到源码再回头搞,我曾经通过这个方法拿下某知名制药的公司站。

14.旁注的思路永远不过时,遇到dbowner的注入,可以很舒服写shell到你需要的站,省得麻烦的提权了;运气不好,按部就班拿shell提权得到你所需。

15.永远别忘记社会工程学,利用社工把自己当成一个什么也不会的人,从某某站长的qq,身份证,邮箱等等下手,也许有时可能会有意外;另外别忘记admin,admin;test,test;123456,123456这种简单的尝试,当然,你也可以暴力破解。

16.别忽视XSS,别忽视cookie,XSS可以偷cookie,更有若干妙用,自己学会领悟;cookie可以伪造登陆,cookie可以注入,cookie注入可以绕绝大多数的防火墙。

17.平时搞站多多搜集路径啊,源码啊,工具啊,充实自己的“武器”库;最好把自己的入侵步骤记录下来,或者事后反思下,我一般都是记在txt里,另外要做到举一反三。

18.多学习,多看源码,多看公布出来的0day,脚本是入侵的前提,而不是工具,会用工具会装B你还没入门。

最后奉劝诸位有事没事改人家首页的装B者,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别等进了局子再后悔。

日美投资大师如何应对股市暴跌

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高杠杆下的持续下跌。记者梳理了在遭遇高杠杆下的暴跌后,美日股市的板块表现、在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演绎不朽传奇的投资大师们的应对策略,希望能给投资者提供一些借鉴。

巴菲特:股价终会反映公司内在价值

“股神”巴菲特99%的财富都来自于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的价值,因此一旦遇到股市普遍暴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也很可能不能幸免。那么,身处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时的巴菲特又有哪些反应?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暴跌那一到,可能巴菲特是整个美国唯一没有时时关注正在崩溃的股市的人。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根本没有电脑,也没有股市行情机,他根本不看股市行情。整整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安安静静呆在办公室里,打电话,看报纸,看上市公司的年报。过了两天,有记者问巴菲特:这次股灾崩盘,意味着什么?巴菲特的回答只有一句话:也许意味着股市过去涨得太高了。

巴菲特没有恐慌地四处打听消息,也没有恐慌地抛售股票,面对大跌,面对自己的财富大幅缩水,面对他持有的重仓股大幅暴跌,他非常平静。原因很简单:坚信持有的这些上市公司具有长期的持续竞争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坚信股灾和天灾一样,只是一时的,最终会过去,会恢复正常,所持股公司的股价最终会反映其内在价值。

彼得·林奇:暴跌是赚大钱的好机会

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时,很多人由百万富翁沦为赤贫,精神崩溃甚至自杀。当时美国证券界超级巨星彼得·林奇管理着100多亿美元的麦哲伦基金,一天之内基金资产净值损失了18%,损失高达20亿美元。林奇和所有开放式基金经理一样,只有一个选择:抛售股票。为了应付非比寻常的巨额赎回,林奇不得不把股票都卖了。

过了一年多,彼得·林奇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害怕,“在那一时刻,我真的不能确定,到底是到了世界末日,还是我们即将陷入一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又或者是事情还没变得那么糟糕,仅仅只是华尔街即将完蛋?”

之后彼得林奇继续经历过很多次股市大跌,但仍然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绩效。其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不要因恐慌而全部贱价抛出股票。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绝望地卖出股票,那么你的卖出价格往往会非常之低。1987年10月的行情让人感到惊恐不安,但没必要在这一天或第二天把股票抛出。当年11月份股市开始稳步上扬。到1988年6月,市场已经反弹了400多点,也就是说涨幅超过了23%。第二,对持有的好公司股票要有坚定的勇气。第三,要敢于低价买入好公司股票。暴跌是赚大钱的最好机会:巨大的财富往往就是在这种股市大跌中才有机会赚到。

索罗斯:千万不能孤注一掷

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说,想活是本能,能活是本事。“在我的一生中再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了,只要不死,就有办法。”1987年股市崩盘,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在这场股灾中损失6.5亿~8亿美元,跌幅甚至超过大盘。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认赔出场,低价出掉所有投资组合,然后用所剩的资金再加上融资建立美元仓位。到年底,量子基金的增长率重新回到14%,完成一次大逆转。

索罗斯说,“错误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错误已经显而易见了还不去修正。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

菲利普·费雪:不要过快买入陌生的股票

投资时机的选择是非常困难的。当投资者不确定时机时,就选择对冲。粗略估计,美国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的资金有65%~68%会投入到其真正看中的4只股票上面,剩下的大约20%~25%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其余的资金会放到有前途的5只票上。费雪会花很多时间来研究,并不急于买入。“在一个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中,不要过快地买入那些不熟悉的股票。”

杰西·利弗莫尔:出现浮亏,说明正在犯错

美国股票史上传奇人物杰西·利弗莫尔曾指出,投资者买进或卖出后出现浮亏,说明其正在犯错,一般情况下,如果浮亏三天之内依然没有改善,立马抛掉。绝不要平摊亏损,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个原则。在价格进入到一个明显的趋势之后,它将一直沿着贯穿其整个趋势的特定路线而自动运行。当看见一个危险信号的时候,不跟它争执,要躲开!几天以后,如果一切看起来还不错,就再回来。这样,会省去很多麻烦,也会省很多钱。

吉姆·罗杰斯:买其所值,卖其疯狂

华尔街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曾指出,应该耐心等待好时机,赚了钱获利了结,然后等待下一次机会。如此,才可以战胜别人。市场走势时常会呈现长期的低迷不振,为了避免使资金陷入一潭死水的市场中,投资者应该等待能够改变市场走势的催化因素出现。买其所值,卖其疯狂。

杰里米·格兰桑:投资者要耐心等待好牌

全球最佳投资策略师杰里米·格兰桑建议:一是要相信历史。历史是会不断重复的,如果忘记这条会处于危险境地。所有泡沫都将会破灭,所有的投资疯狂也将会烟消云散。投资者的任务是要在市场波动中生存下去。

二是不要做借款人,也不要做贷款人。如果投资者贷款来投资,它会干扰投资能力。不使用杠杆的投资组合不会被斩仓,而使用杠杆的投资则会面临这种风险。杠杆会使得投资者自身的耐心受损。它虽然暂时会增加投资者的回报,但最终会被它突然摧毁。

三是不要把所有的资产都放在一条船上。将投资配置在几个不同的领域,而且尽量多一些,这可以增加投资组合的韧性,增强承受冲击的能力。显然,当投资标的众多,而且各不相同,投资者就越可能在其主要资产下跌的关键时期生存下来。

四是要有耐心,并且专注长远。投资者要耐心等待好牌。如果等待的时间足够长,市场价格可能会变得非常便宜,这就是投资者投资的安全边际。

五是要远离人群,只注重价值。抵御人群鼓动的最好办法,是关注自己计算的个股的内在价值,或找一个可靠价值测量来源(不时检查他们的计算结果)。然后如崇拜英雄般地崇拜这些价值,并尝试忽略一切。记住,那些能为投资者避免悲痛,并赚钱的伟大机会,从数字上看是非常明显的:相比长期美国股市平均市盈率15倍,1929年市场见顶时市盈率为21倍,2000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标准普尔500的市盈率为35倍!相反,在1982年的股市低点时,市盈率是8倍。这并不复杂。

六是要对自我要真实。作为个人投资者,必须要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耐心等待,并忽视群体的诱惑,很可能会获胜。投资者必须精确地知道其忍耐阈值。如果投资者无法抗拒诱惑,就绝对不会管理好自己的钱。

 

救市案例·美政府向银行注资力助市场重拾信心 

以美国的经验作参考,进入20世纪以来,美股历史中10天跌幅超过20%的情况总共出现过7次,分别发生在1914年、1929年、1931年、1932年、1940年、1987年和2008年。综合来看,1987年那一次股灾最值得反思。1987年股灾爆发前,美股也经历了巨大涨幅,道指从1987年初的1900点上涨到9月的2700多点,涨幅达42%。然而在1987年10月19日当天,道琼斯指数重挫了508.32点,暴跌22.6%。在这个可以自由加杠杆的成熟市场上,爆发了一次罕见的崩盘事件。

次日,美国政府紧急救市:美联储发布声明称,立即向银行系统注入资金,随后联邦基金利率下调0.75%,同时美联储在市场上大幅购买政府债券,为股市保驾护航。翌日,道琼斯指数报复性反弹,标普500大涨9.1%,市场调整底部探明,震荡筑底1个半月后重拾升势。经过几个季度的盘整,1989年8月已超过前期高点。

此外,美国政府还向多家大公司提供资金以便回购股票,以及与各主要国家一起稳定美元汇率。寄希望于通过协调汇率政策,避免游资大量流出。这有助于市场重拾信心,使得这次股灾并未演变成卖空的恶性循环。

股灾前,不断助推指数上涨的融资资金,在1987年10月后呈断崖式下跌。数据显示,指数暴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要求。在经历了这波巨幅调整后,市场风险偏好出现下降,投资者布局愈发审慎,融资余额逐渐维持稳定,股市走势也相对稳定。

 

救市案例·日央行购银行所持股票促指数半年反弹40% 

自1970年以来,日本股市10个交易日下跌超过20%的情况仅出现过一次,即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布破产,引发全球金融海啸,此后,日经225指数结束了4个交易日的小幅上扬,迎来11个交易日连跌。

2008年9月26日,日经225指数以下跌1.11%收盘。此后该指数从9月26日收盘的11893.16点一路俯冲。到10月10日,该指数在短短11个交易日内暴跌超3800点,跌幅达31%。10月16日,日经225指数更是单日暴跌1089.02点,跌幅达11.41%。此后,日本股市进行了5个月的触底调整。直到2009年2月,日本央行宣布再度入市购买部分商业银行持有的股票,以改善这些金融机构因股价下跌、资产缩水而惜贷的状况,日经指数才出现明显反转态势。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日经225指数反弹40%左右。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2月23日到2010年4月30日,日本央行共购入3878亿日元的股票。

2009年,因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刺激政策发挥功效,全球经济回暖和国际金融体系逐步稳定,部分投资者预测今后股市将继续稳步走强。日本股市也以上涨收官。记者了解到,当年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虽只收涨19%,远不及中国等新兴市场涨幅,却受益于中美两国经济向好需求,电子、汽车类科技出口股票成为主要领涨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