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13大格言

以下为SAI所汇总乔布斯生前13大经典格言:

1、谈计算机

1985年2月1日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

“计算机就是听从那些非常简单的指令:‘去把那些数字拿过来,加上这个数字上面,并将结果放到那儿,再检查一下结果是否比其他数字更好。’只是计算机执行这些命令的速度很快,比如说,每秒钟100万个数字,以这种速度来处理,其效果非常神奇。”

2、谈产品设计

“如果让一个团队来设计产品则非常困难。在很多情况下,公众并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直到你向他们展示所设计产品为止。”

3、最好的销售广告词?

“你究竟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希望获得改变世界的机会?”

乔布斯希望挖走百事可乐高管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因此对斯卡利说出了这番话。后来斯卡利加盟苹果,但1985年乔布斯被苹果董事会“扫地出门”,乔布斯与斯卡利的交情也因此中断。

4、谈性格

“我是唯一了解每年亏损2.5亿美元的人……这其实很锻炼性格。”

出自《苹果揭秘》(Apple Confidential 2.0)一书。

5、谈好的产品设计

“我的产品设计基本理念之一是:专注和简洁。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深思熟虑,以化繁为简。但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移山填海也不难。”

6、谈生活态度

“对我个人而言,成为墓地中的富翁并不重要……每晚睡觉前能够对自己说,今天我们开发了很有意思的产品……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7、谈在苹果所扮演角色

“我并不是唱独角戏。在使苹果重新焕发活力事宜上,主要取决于两件事:一是苹果有着大量天才人物,过去数年中,外界认为这些苹果员工是失败者,他们也认同了外界的这种看法,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失败者。他们缺乏的是有效计划和管理。我们需要一个高级管理团队,而我们目前已经拥有了这样的管理团队。”

8、引为自豪

《花花公子》杂志:你的意思是说,那些制造PCjr机的人,缺乏对自家产品的自豪感?

乔布斯:如果他们有自豪感,就不会去制造PCjr机。

9、与苹果紧密相连

“我会一直与苹果保持着联系。我希望在我的一生中,我的生活与苹果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就像挂毯中使用的织线那样。或许我会离开苹果数年时间,但我总会回来的。”

10、相信未来

“你不可能将小点连接起来向前看,而只能将它们连接起来向后看。因此你必须对这些点抱有信心,认为这些点会与你的未来有关。你必须相信一些东西,如你的勇气、生活目标、生活方式甚至宿命等等。这种态度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也使我的生活变得完全不同。”

11、谈工作

2005年6月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工作将成为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自己工作满意的唯一方式,就是相信你正从事了不起的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并成一行。如果你还未找到你的职业兴趣点,请接着寻找。不要停下来。用心去寻找,就会发现你最热爱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与所从事工作的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融洽。因此要找到你喜欢从事的工作,不要停下来。”

12、谈死亡

“没人愿意死亡。甚至那些向往天堂的人,也不希望通过死亡方式进入天堂。但死亡是我们所人生命的终点,没有人最终能够逃脱。死亡正像唯一的最佳生命创造,它是生命变化的代理人,正所谓”世上新人换旧人“。此时此刻,你们正是风华正茂的新人,但你们同样也会年华凋零,逐渐老去而从人间消逝。今天我的发言过于哀婉,然而它却是生命的真谛所在。”

13、继续前行

“如果你做了一项成果很好的工作,你就应该继续做结果更为出色的工作。休息时间不要太长,好好规划一下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

【引用】五分钟让你明白中国的内需是怎么回事(转)

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为什么我们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拉动内需?我们的财富到那儿去了? 看完了如下的两个实例,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了。 

看看拉美与美国的差距,就会明白我们今天内需不足的状况是怎么形成的,拉美的贫穷在于它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富再生体制,套一句比较主流的话,它缺乏一种财富积累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的差别。 

       第一种情况: 

        假设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来了一个人投资建了一个矿场,雇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获利1000万,矿主把其中的50%做为工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他们拿一万来租房子,剩下的四万可以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影院,有了商店,这样,50年过去以后,当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而第二种情况是这样的: 

假设同样发现了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获利1000万,但是矿主把其中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这些钱只够他们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钱租房子,没有钱讨老婆,只能住窝棚。矿主一年赚了900万,但是看一看满眼都是穷人,在本地再投资什么都不会有需求。于是,他把钱转到国外,因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盖几个豪华别墅,雇几个工人当保镖,工人没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没有别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戏的就是想办法骗一个老婆来,生一个漂亮女儿,或许还可以嫁给矿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依然没有别的产业。等到矿挖完了,矿主带着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为盗,女的为娼。 

这两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拉美和美国不同的发展轨迹。也许今天美国人应该说,感谢华盛顿,他为美国缔造了最现代最科学的政治体制,感谢亨利.福特,他一手缔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而拉美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大独裁者创造了掠夺性的经济体制,以一种豪强的姿态疯狂瓜分着社会财富,而使整个经济虚脱,再也无力发展。 

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提一下亨利.福特。古今中外所有的商业人物中,亨利.福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正是他用他的T型车一手缔造了最初的中产阶级,并将美国社会第一个引入了现代社会(欧洲在这一点上,比美国晚了几十年)。亨利.福特说我要让我的工人能买得起我的T型车,于是他给工人发高工资,他还创造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汽车大幅降低,于是,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最大的汽车公司,于是有了钱的工人可以买汽车,可以买房子,可以做其它的消费,于是中产阶级诞生了。于是在完成西部扩张,在领土上已经没有回旋余地的美国发现了另外一个金矿,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带动了巨大的需求,支撑起庞大的国内市场,继续拉动经济高速增长。 

美国从来都是一个依靠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而中国空有12亿人口,却居然内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你说这不是咄咄怪事?你以为你是弹丸之国的日本哪?靠外向型经济就能膘满肠肥?12亿人口,谁能养活中国?除了你自己。也难怪现在全世界都在指着你,说你对人家倾销。 

说到这儿,该说到我们中国的问题了,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为什么我们会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拉动内需?我们的财富到那儿去了?我们到底还有多大的持续增长能力? 

我们改革的一个现实。中国的未来在哪里?我们要走向美国,还是变成下一个拉美? 

中国用一种渐进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这里边姑且不说什么权钱交易,制度漏洞,不劳而获。没有一个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干净的。但关键就在于,在积累完成以后,我们该怎么做,是继续任贫富分化发展呢?还是创造我们自己的现代社会,创造纺锤形的社会结构。 

我们在做什么?房改、医改、企改、教改、股改,我们的改革正在走向哪里?为什么以疯狂搜刮普通大众并不多的社会财富来继续换取虚高的发展?比较中国和新加坡的十大差距,具体的不说,因为小国毕竟比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要好管理得多。但是,让我深思良久的还是新加坡的体制中所投出来的平等思想,那种对普罗大众的关怀。而我们,能看到了哪些实质性的东西? 

中国从来就没有平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有没有也很难说。我们只有所谓精英和庶民。 当所有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安身之所的时候,当一个家庭的一个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一切积蓄的时候,当你在股市上投了钱就相当于捐款,被那些国企老板用什么MBO名正言顺的中饱私囊的时候,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大款吃一顿饭的开销的时候,你指望大家不去省吃俭用,疯狂存钱?你指望银行里里几万亿的存款能够转化为巨大的需求?你指望消费品市场能够持续火热?你指望有点闲钱的人能够去做更有用的投资而不是作为热钱去炒房?你指望本来就不多的社会财富能够更快更合理流动? 

我们很穷,因为我们钱本来就不多,却被装在了很少的人的腰包里,我们本来就不富裕,却在银行压一块,在房子上压一块,在股市里套一块,我钱看起来不少,但是就是转不动,都是死钱。于是,少数富人手里的钱只能去买LV、卡地亚、施华洛世奇,因为除了这个,他们也没什么可买的了。有些人还跳出来粉饰太平,说什么奢侈中国。哪个大国的经济是靠几个奢侈品的品牌带动起来的?再说奢侈品跟你有啥关系啊?你瞎激动什么啊?你要是中国也有几个顶极奢侈品的品牌的话,跟着起起哄也还可以。那不过是让法国、意大利多赚点钱而已。这就是我们的中国。 

我们的农民还没有富裕起来,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吐干净了血,我们的中产阶级还没有诞生就已经让股改制造的巨量“大小非”横遭劫掠,如今我们到哪儿找内需?我们除了出口,让全世界来养活我们以外,有什么办法?所以,全世界都说你倾销。是啊,12亿人,谁养活得了你啊?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的改革走入了这样的一种境地?教育收费,房价高企,股票圈钱,上帝啊,这是啥决策啊。世界上哪个已经富得流油的国家在当初是这么迫不及待地从自己的人民手里捞钱? 

我们的精英阶层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这种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他们就想不明白? 郎顾之争已经让所有的人都对内地的经济学家失望了。为什么整个内地的经济学家会败在一个叫郎咸平的香港人手里?只有一个问题——良知,不是大陆经济学家太笨了,而是他们已经被收买,良知泯灭,除了为主子叫几声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别的作用了。于是我们的*、资本、还有知识界人士就结成了联盟,制定着进一步瓜分财富的计划。于是我们的普罗大众就失去了话语权,就算惨叫几声,也不会被人听见。 

变强大,只有变得强大,你才能保护你自己,保护你想保护的人,你才能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的人所听到。 

既然自己是明白人,那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不要变成下一个拉美,同意的就顶一下,转贴,让更多的人觉悟吧 

五分钟让你明白中国的内需是怎么回事了吧!!!!

富人狼性 穷人羊性

富人的成功,穷人的平庸,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秘诀和不同?学历不高,在学校成绩平平、且调皮捣蛋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当老板、发大财,这是为什么?以前成分高的人家的孩子尽管经受了历史的挫折,可一旦有了好的政策他们又很快的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又是为什么?看看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明白些什么。重点不在于你现在是富人还是穷人,而在于你本质上属于哪一类人!

1. 常人贪图安逸,富人喜欢挑战

择业观不同:普通人喜欢到大企业里面干事,工作环境较稳定。富翁教育自己儿女,别介意到小公司锻炼,甚至鼓励儿女自创一家小公司。

选择银行的理财产品有别:普通人通常会挑“保本”计划,年回报有3%至5%就心满意足。富翁爱冒点风险,购买一定比例的股票型基金,回报多一点。“富翁思维”一定不会购买保本基金——“低风险,便是低回报”。

2. 常人独自努力,富人借力搏杀

普通人也许比富翁干活更卖力,两者差异源于彼此对“努力工作”定义的不同演绎:普通人是自己努力干,从早到晚,任劳任怨。

富翁的’“努力工作”则包含三方面:第一、团队的努力工作。他们习惯带领团队冲,尤其是率领销售团队。擅长激励团队,大家朝着共同目标奋斗,共创佳绩,让大家分享提成。第二,让钱努力工作。普通人因怕冒风险,让钱都趴在银行里“睡大觉’,他们的钱很“懒惰”,没有什么“产出”。富翁每年要求资本至少有10%的回报。他们善于经营,睡觉是也会钱生钱。如:借钱给朋友开店,要收取合理的借贷利息,还要有抵押品;或者投资在房地产上,收租金,享受房地产升值的回报。第三,富翁善于用他人的钱替自己赚钱。例如,富翁手中有70万元,他买一套房,肯定不会全额付清。他会买两套房,从银行借70万元到80万元,让银行的钱也替他生钱。普通人则习惯一次性付清房款,不喜欢借贷。

3. 常人跟着称是,富人敢于说不

普通人人云亦云,有些是迷信,有些是父母的讹传,他们难免会“小钱精明,大钱糊涂”。如,购买便宜的房子,他们很计较物业管理费,以为越少越好。殊不知,物业管理费越便宜的小区,缺乏人员打理,常常住了五年就已破破烂烂,省了点物业管理费,房子未来的升值空间却被破坏掉了。他们买保险是比较回报率,回报高才买。保险不是投资,购买保险是替家庭买下一个保障网,保单最关键的内涵是足够的保障,理赔信誉好,代理人服务到位。

4. 常人羊群性格,富人狼性特征

身边的两位年轻人,知道他们20年后,哪一位能成为富翁吗?当然可以,看他们胆子大小便可以预测。

富翁从小胆子大,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别人不敢干的事情,他去干。公司准备开拓西部市场,要派职员去兰州、成都等地干上三四年,未来的富翁会毫不犹豫,甚至毛遂自荐。一般人却不愿意离开京、沪公司总部,考虑良久,仍迟迟不愿行动。胆子大,自然机会多;胆子小,机遇也会流失。你说,哪一位比较容易成功?

一般人羊群效应明显。大家随波逐流,不敢鹤立鸡群,不肯尝试任何新生事物,怕失败,怕被人家笑话,等到大家趋同才会去干,他的成就就有限。富翁狼性特征明显,他们在股票基金净值达到1.30元时已经购进;羊群性格的人最终等到2.30元时才会购进。“狼”赚钱时,“羊“买进的价位已较高,就算不亏也赚不多。

羊群性格的人典型表现是:等到周边朋友先行动,拥有成功经验后,才会跟随。

5. 常人专心细节,富人留意大事

普通人每天衣食住行的消费习惯花时间砍价,省点小钱。他们银行账户力说不定就存着20万元现金,收取微薄的利息。普通人低头看着自己眼前微小事,对未来社会变化,不能预见,只能不断叹息:这个世界变化快。富翁喜欢留意大事情,对未来发生的变化,他会未雨绸缪,在别人暂时看不到的机会中,大把挣钱。

1.致富

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

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已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2.休闲

穷人: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哭流涕,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打扮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着项目合同。 

3.交际圈子

穷人:喜欢走穷亲戚,穷人的圈子大多是穷人,也排斥与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也就是穷人的模式。大家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就渐渐囿于这样的琐事,而将雄心壮志消磨掉了。

富人:最喜欢交那种对自己有帮助,能提升自己各种能力的朋友。不纯粹放任自己仅以个人喜好交朋友. 

4.学习

穷人:学手艺。

富人:学管理。

5.时间

穷人:一个享受充裕时间的人不可能挣大钱,要想悠闲轻松就会失去更多挣钱的机会。穷人的时间不值钱的,有时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发,怎么混起来才不烦。如果你可以因为买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钱而气恼不已,却不为虚度一天而心痛,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

富人:一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挣钱,也无论钱挣得是多是少,都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富人的玩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闲,闲在身体,修身养性,以利再战,脑袋一刻也没有闲着;穷人的闲,闲在思想,他手脚都在忙,忙着去麻将桌上多摸几把。  

6.归属感

穷人:是颗螺丝钉。穷人因为自身的卑微,缺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从属并依赖于一个团体。于是他们以这个团体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范,为团体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迁徙。对于穷人来说,在一个著名的企业里稳定地工作几十年,由实习生一直干到高级主管,那简直是美妙得不能再美妙的理想了。

富人:那些团体的领导者通常都是富人,他们总是一方面向穷人灌输: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你不从属于自己这个团体,你就什么都不是,一文不名。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培养新人,以便随时可以把你替换。  

7.投资及对待财富

穷人:经典观点就是少用就等于多赚。比如开一家面馆,收益率是100%,投入2万,一年就净赚2万,对穷人来说很不错了。穷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即使终于下定决心投资,也不愿冒风险,最终还是走不出那一步。穷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本万利……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毕竟是那样脆弱。

富人:富人的出发点是万本万利。同样的开面馆,富人们会想,一家面馆承载的资本只有2万,如果有1亿资金,岂不是要开5000家面馆?要一个一个管理好,大老板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头发呀?还不如投资宾馆,一个宾馆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资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来也有2000万利润啊! 

8.激情

能不能干成大事,首先要看有没有激情

穷人:没有激情。他总是按部就班,很难出大错,也绝不会做最好。没有激情就无法兴奋,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穷人不能说没有激情,但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店打折了,他会激动;电视里破镜重圆了,他的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流,穷人有的只是一种情绪。

富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样的激情,穷人终将不是穷人!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魅力和方法。

9.自信

穷人:穷人的自信要通过武装到牙齿,要通过一身高级名牌的穿戴和豪华的配饰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穷人的自信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李嘉诚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其实就是一种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

10.习惯

穷人:有个故事,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很难。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的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穷人又把羊卖了,买成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这就是穷人的习惯

富人:据一个投资专家说,富人成功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积蓄,压力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账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成功。 

11.上网络

穷人:上网聊天。穷人聊天,一是穷人时间多,二是穷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闲着。富人讲究荣辱不惊,温柔敦厚,那叫涵养,有涵养才能树大根深。穷人就顾不了那么多,成天受着别人的白眼,浑身沾满了鸡毛蒜皮,多少窝囊气啊,说说都不行?聊天有理!

富人:上网找投资机会。富人上网,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把便利运用到自己的生意中来。  

12.消费花钱

穷人:买名牌是为了体验满足感,最喜欢试验刚出来的流行时尚产品,相信贵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买名牌是为了节省挑选细节的时间,与消费品的售价相比,他们更在乎产品的质量,比如会买15元的纯棉t恤,也不会买昂贵的莱卡制品 

“铜博士”预言中国经济硬着陆

本月铜价暴跌23%──跌幅达20%或以上通常被认为是熊市。铜价的跌幅远远超过了股市的跌幅,标普500指数同期跌了5.6%。

由于铜被广泛用于从苹果公司(Apple Inc.)的iPad到室内管道和电线等各种产品中,铜成为全球经济及股市的一个很好的领先指标,所以铜价的下跌就显得幅度尤其大了。一些投资者对铜预测经济形势的能力坚信不移,以致于称其为“铜博士”。

“铜博士”预言中国经济硬着陆 - 小男生 - 小男生的博客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

随着铜价下跌,对冲基金及其他投机者纷纷撤资。

鉴于金融市场已经因投资者对欧洲债务危机及中美经济的担忧而受到打击,最近铜价的下跌就尤其令人不安了。

这对那些希望股市将很快止跌的投资者来说也是坏消息。

周三,铜期货跌5.6%,收于每磅3.2360美元,创下13个月新低。铜期货的下跌拖累了股市大盘。标普500指数一路走低,在短短30多分钟的时间里跌了近1.5%,该指数周三收盘跌24.32点,至1151.06点,跌幅 2.1%。

铜过去一直是股市行情的良好预测指标,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最深重的时候。

美国投资公司MKM Partners首席市场技术分析师史塔克顿(Katie Stockton)说,2009年初前后,铜价曾远远先于其他市场大幅下挫,目前铜价和股市之间的相关性看来与那个时候出奇的相似。

2008年12月,铜价暴跌并在当月下旬触底。而股市直到2009年3月才开始跟随铜价下跌。

史塔克顿说,2008年年底铜价确实出现了具有决定性的低谷;标普在那段时间开始将铜价定为历史最低水平,但价格却进一步下跌;看到铜价稳定下来,才能预计股市会稳定。

力图解释铜价暴跌现象的交易员认为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等显而易见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削弱了使用铜的产品的巨大需求来源。

同样的,全球经济普遍收缩也会尤其对铜造成损害。

但或许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首先,自2008年触底以来,铜价一直处于牛市行情。到今年2月,铜价已经是原来的三倍,并且直到最近大跌前,铜价一直徘徊在接近高位水平。

随着铜价下跌,对冲基金及其他投机者纷纷撤资。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的数据表明,8月底,认为铜价会从2009年9月以来首次下跌的投机型投资者人数超过了认为会上涨的。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SA)金属研究主管威尔森(David Wilson)说,此外,由于上周全球市场暴跌,有些基金经理可能在对剩余的看多头寸进行平仓。

他说,从4月开始,很多大型大宗商品对冲基金都没有真正的参与金属市场;疲软的经济背景已经形成了一个令他们考虑“做空”的环境。

同时也有很多人在注视着中国。中国去年在世界精炼铜消费总量中占了40%。

中国海关总署上周说,中国今年的铜进口量较上年跌了26%。

此前汇丰对中国制造业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9月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萎缩。

另外,中国的铜价正在走低,向伦敦制定的世界基准价格靠拢。二者之间的差价达到5月以来最窄,表明中国对铜的胃口正在变小。

管理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旗下Intrepid Value Fund基金的布拉姆(Christopher Blum)说,铜是应该密切关注的一种商品;数据显示中国的需求正在减缓。

晕轮效应下的投资决策

        不久前股市曾两次出现晕轮效应
其一,苹果公司(Apple)联合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辞去了首席执行长职务。这位被普遍视为以其远见卓识拯救了苹果命运的人物虽然辞职了,但他那酷酷的光环依然笼罩着苹果。次日美国股市下挫,但苹果股价跌幅比纳斯达克指数小1.3个百分点;当周周五苹果收盘上涨近3%,走势仍强于纳斯达克指数。

晕轮效应下的投资决策 - 小男生 - 小男生的博客

 

Christophe Vorlet

同样是在那一周,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宣布从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公司获得了50亿美元投资。伯克希尔董事长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投下的这一信任票不仅使美国银行股票市值在当天盘中高点时上升180亿美元,而且可能使巴菲特持有的花旗集团(Citigroup)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等其他银行股市值也增加了数十亿美元。

在这两个案例中,发挥作用的都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晕轮效应”。这是人类一种奇怪的思维习惯,我们会把对事物某一方面产生的强烈印象套用在对该事物其他方面的评价中。这种效应最初是美国陆军(U.S. Army)在几十年前提出的,当时那些在某一项考核(比如整洁度)中被军官判高分的士兵在完全不相干的考核项目(如忠诚度和体能)中往往也能获得高分。

一家公司的光环可以来自很多方面。当消费者知道一家公司盈利水平高时,他们会更容易相信这家公司产品质量好,广告也真实可信。这有助于建立消费者忠诚度,增强公司竞争力。此外,如果你喜爱一家公司的产品,你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家公司管理水平也较高。

乔布斯为苹果公司产品笼罩的酷酷光环让消费者成为苹果虔诚的信徒,这其中有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拿起自己的Mac电脑或iPad购买苹果股票,用IPhone来查看股价。乔布斯那精妙绝伦的设计思路让苹果公司的所有产品(还有包括公司股价在内的一切)都散发着诱人的光彩。苹果那些狂热的粉丝才不会相信乔布斯的辞职会让这神奇的光环消失呢。

同样,巴菲特正派的作风以及无可匹敌的投资记录也能为他所购买的股票笼罩上暖暖的光环。2008年,巴菲特的入股也让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与美国银行一样获得了提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许多基金经理和无数散户投资者会跟风而上,跟进巴菲特进行的一切交易。

如果苹果公司和美国银行业绩强劲增长,两家公司股价甚至有望较当前水平进一步上涨。

然而,光环也能让投资者误入歧途。管理学教授菲尔·罗森茨魏希(Phil Rosenzweig)在他名为《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t)的书中写道,一家公司股价上涨会让投资者认为该公司管理层工作专注、井然有序、富有热情,而一旦股价下跌,同样的领导团队给人的印象则变为固执、缺乏想象力和拒绝改变。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投资者都认为自己对股票和公司管理者状况做出了独立判断,但看法和看法之间不可避免会相互影响,结果通常是投资者在上涨行情中会过于乐观,而在下跌行情中则过分悲观。管理层并没有变,变的只是我们对他们的看法。

大家回忆一下,在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股票后不久,该公司首席执行长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曾被某权威财经杂志称为“全球最佳首席执行长”。而现在,究竟是钱伯斯的能力下降了,还是思科系统股票下跌改变了投资者对他的看法呢?

高明的方法是,承认晕轮效应的价值,但不要让它们主宰你的价值判断。

你可以借鉴一下诺贝尔奖得主、决策理论领域公认的权威人物、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即将面世的新书《快速思维和慢速思维》(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所述的步骤。首先列出一些你认为能够带来较高投资回报的客观因素,比如债务在总资本中占比低,利润增长稳定,股权收益率高,市盈率低,曾经成功提价而未引起客户流失,等等。

面对潜在投资目标,你可以用同一尺度(比方说,0为最低,5为最高)给上述财务因素逐一打分。然后加上最后一个因素,一个主观因素,即你对每家公司及其管理层的直观印象,也按照同样的尺度进行评分。最后将所有分数相加,除以因素的数量,平均分最高的就是你应该优选的公司。

通过这种方式,即便你接受了一家公司存在光环的现实,也不至于在光环前彻底迷失方向。

苹果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像苹果公司最近退休的执行长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那样的领军人物,但是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不断需要提出新的创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可是,普通公司怎样才能将自己打造成为苹果那样的成功企业?

多年一直研究企业内部创新元素的管理学专家认为,企业可以用某些方法来催生创意、推出新产品。

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的塔克商学院(Tuck School of Business)讲授全球商务的教授、通用电气的首席创新顾问维杰?戈文达拉扬(Vijay Govindarajan)说,我们觉得,苹果的成功并不难理解,这是可以复制的。

乔布斯以积极参与公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闻名。但是,专家说,在很多极具创新能力的企业里,好的点子来自公司的各个层次,而不仅仅是最高管理层。大多数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员工很少提出建议。

阿姆赫斯特市马萨诸塞大学伊森伯格管理学院(Isenberg School of Management)的教授艾伦?鲁宾逊(Alan G. Robinson)说,研究发现,普通美国员工提出的创意无论是否重大,每六年才有一次付诸实施。他说,创新能力强的公司实施的员工创意通常更多。

鲁宾逊说,高层领导的态度也很重要:公司高层需要高瞻远瞩,允许营造创意文化。这意味着要为新点子的落实提供时间、人力、资金等资源。

一些公司,比如说Google,为基层员工进行“非正式活动”提供时间,即可以在规定时间里从事创意活动。给员工时间去进行自由创意会带来很高成本,尤其在很多企业人手紧张的情况下,但是这种做法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鲁宾逊说,当主管们大幅削减开支时,他们同时也堵塞了创新之路。

Google的Gmail、Google News和该公司的一些其他产品的诞生都来自这样一项公司政策:工程师可以将20%的工作时间用于其自行选择的任何公司相关项目。也有很多公司内部开发的产品未能成功,如Google Wave和Google Buzz(该产品引起了人们对个人隐私的极大担忧)。

创新过程中,创意的实现往往要比构思更难。除了优先选择有前景的创意之外,新创意的最终形成还需要进行多次实验,经历多次失败。达特茅斯大学的戈文达拉扬博士说,关键是控制开发和完善创意的各项成本并迅速验证各种假设,以便公司能够负担实验所需要的费用。

细心观察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顾客说出来的需求,还可以了解顾客真正的需要。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M. Christensen)是哈佛商学院研究创新的教授,同时也是波士顿咨询机构Innosight LLC创始人。他说,近年来宝洁公司的新产品成功率主要得益于公司的细心观察。他们发现,人们很在意衣服的气味(Febreze空气清新剂),经常寻找清洁地板的简单方法(Swiffer地板清洁湿巾)。

当宝洁公司发现,大都作为权宜之计开发出来的创意中,只有15%能够实现原先设想的收入和利润目标,公司对新经营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现在其每年的研发投入约20亿美元。现在,公司有创新专家负责指导各团队开发新业务。此外,公司还编写了流程指导手册,以及监控创新进展的各项程序。

宝洁公司认为,将曾经增长缓慢的汰渍(Tide)洗衣粉品牌系列提升为囊括各种附加产品、甚至包括一系列汰渍干洗店在内的品牌,新战略的实施功不可没。宝洁公司说,依托广泛的产品系列,汰渍在过去10年里的销售额几乎翻了一番,达到近240亿美元。

并不是所有的新点子都能成功:与汰渍相关的用于去除衣物异物的Swash系列产品从今年开始不再生产。

一场改变美国的“强拆”

一场发生在美国的强拆。主角苏塞?凯露(Susette Kelo).
凯露是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护士。1997年,她以5.3万美元的价格,在康州纽伦敦市贷款购买了一个小房子。帮助她办理手续的房产经纪人后来回忆说,凯露对这栋房子“一见钟情”,马上就决定买下来。这处房子是她购房之旅的第一站,也是终点站。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婚姻之后,凯露第一次有了在自己名下的产业。

就在凯露将房子漆成自己钟爱的粉红色时,纽伦敦市为了推动本市经济发展,正在同世界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Pfizer)进行谈判,希望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辉瑞到纽伦敦市投资。

当时辉瑞正在为一款“钱途无量”的新产品“伟哥”的上市做准备,正处于急速扩张的阶段,于是便同纽伦敦市政府达成协议,在该市投资3亿美元建立一个研发中心。康州政府亦同意为此项目投入近八千万美元,相关的土地拆迁由纽伦敦市负责。

1998年2月,在凯露搬进新居仅仅半年,她就收到了政府的动迁通知。动迁补偿是6.8万美元,虽然比购房价多出了1.5万美元,但是凯露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市政府派来的人。对于凯露来说,这栋粉色的房子不是一笔投资,而是她的家。

政府代表再次出现在凯露家门口的时候,搬迁补偿已经涨到了7.8万美元。凯露对来人说:“我已经告诉过你了,我对卖掉自己的房子不感兴趣,如果你再出现的话,我就把你从这里扔出去。”

就这样,凯露成了一个钉子户。

经过近两年的僵持,2000年12月,在凯露拒绝了12.3万美元的补偿提议之后,政府向凯露和另外五户钉子户发出了强制征收令,勒令他们在90天内搬离住所。

几天后,凯露连同其他钉子户,一纸诉状将纽伦敦市政府告上了法庭。

官司一打就是四年多。历经市州两级法院,钉子户和市政府各有输赢,最后一路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诉讼期间,市政府的强制令被冻结

最高法院的九名大法官在讨论凯露案时,分歧很大。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规定,政府只有在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时才可以征用私人土地。这三个条件分别是“合理补偿”(just compensation)、“正常的法律途径”(due process of law)和“公共使用”(public use)。纽伦敦市土地开发的目的是否属于“公共使用”,成了法官们争议的焦点。

2005年6月23日,美国最高法院对“凯露诉纽伦敦市案”作出终审判决。九名大法官经投票后,以五比四的一票之差,认定纽伦敦市政府强制征收凯露等人住所的行为符合宪法规定。

经过近八年的抗争,凯露最终在这场保护自己家园的战斗中败下阵来。

然而,对于更多的美国人来说,保护家园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最高法院的判决结果公之于众后,迅速引发了全美各界的一片抗议浪潮。国会议员们的电话几乎被愤怒的选民打爆。仅新泽西州一个议员就接到了选民一千多个抗议电话。媒体上更是一边倒的对最高法院进行声讨。凯露案的判决,被舆论认为是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案例之一。

《华尔街日报》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民众中这个判决的反对者与支持者的比例高达11:1。

美国公众不仅对凯露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也意识到,这样的司法解释对自身的财产安全是一种威胁。最高法院的一纸判决,成了美国民众群起反对政府滥用土地征收权的动员令。

在最高法院的判决宣布后一周,美国众议院便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项动议,对该判决表示反对。判决宣布后三个月,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专门就此案件举行了听证会,凯露应邀出席作证。在听证会上,凯露表示:“这场同政府滥用权力的对抗,已经从我保住自己小房子的努力,发展成了美国人民捍卫自己神圣不可侵犯家园的斗争。”

凯露从一个强拆的受害者,变成了社会活动家。在凯露和其他无数普通美国人的努力推动下,美国联邦政府和联邦议会,连同各州政府和议会,分别通过不同的立法途径,在短短数年中,大大缩小和限制了政府征收私人土地的权限。

美国国会两院半年内分别通过了多个议案,禁止联邦政府机构征收私人土地进行经济开发,同时限制接受联邦拨款的各州和地方政府类似的征收行为。

在最高法院凯露案判决一周年纪念日的时候,总统乔治布什签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联邦政府所属的各级机构出于经济目的对私有土地进行征收。

在凯露败诉五年后,美国共有43个州,分别通过修改州宪法和颁布新法等手段,对政府征收土地的行为进行限制。

同样是强拆的受害者,比起那个中国蓝衣女子来说,凯露无疑要幸运得多。她的幸运在于,她所处的社会,当官与民争地的时候,会求诸于法律而不是推土机来解决问题。而在法庭上,升斗小民面对县衙州府无需仰视,亦无需恐惧,双方有着平等的机会。虽然不见得一定能赢,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是一纸空言。

她的幸运还在于,在司法出现偏差,背离常理民意的时候,这个社会的政体设计,还允许行政和立法机构及时高效地通过多种途径,平衡补救、纠偏改错。

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民意不仅可以“上达天听”,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也正是因为如此,纽伦敦市政府即使打赢了官司,也并没有将凯露扫地出门,而是在最高法院判决后,又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和400多万美元的补偿费,才说服六户钉子户搬迁。

凯露最终拿到了40多万美元的动迁补偿。她的粉红色小屋,被完整地搬迁到了一处更好的街区.

HR手把手教你写简历 怎样的简历才不被秒杀

关键词一:邮件主题 

有些孩子的邮件主题写的很滑稽,比如:“应聘”,“Intern apply”云云。“应聘”?应聘什么呢?“Intern apply”?语法都错了。由于hr一天要看无数封简历,所以,邮件主题最好要注明自己的姓名、学校、专业、申请的职位、一周能上班的天

数等等,反正 就是怎么让hr看上去一清二楚就怎么写。Hr在筛选简历的时候,首先会设置一些基本的筛选条件,例如专业、年级、一周可工作次数,如果没有写明这些条 件,hr还要点开邮件看你有简历的内容,求职简历少还行,一多看

得脑子都炸开了,谁还愿意click一下。耐心好的还可以(我就属于耐心比较好的),耐心 不好的直接delete(有的时候来不及了我也做这种事情),直接delete的话,你能力好、过去的实习经历再出色也无济于事。多可惜啊…… 

关键词二:申请职位 

申请什么职位一定要写清楚的,这很重要。公司会同时招好几个职位,即使不是同时招,也理当把你要应聘的职位给写清楚。我曾经遇到好几位小朋友,他们在 email里这样写道:“I want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your company provide” 

或者“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e position form the advertisement online”……OMG,Which position you want to apply 呢?ORZ。我这个人比较仁慈,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打开附件,看看这个孩子学的什么专业,以前的实习经历怎样的

,然后我再判断,“哦!原来他要申请这个职位”或者“恶。。。大概他要申请这个职位吧”。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这种简历我也都是直接Delete的。连申请的职位都不写清楚,Hr没有理由来猜你 的心思。所以,同志们一定要切记自己的求

职信里面一定要把申请的职位写清楚啊。

关键词三:简历要不要加进附件 

我的感受是:要加的,同时,在邮件正文把简历的内容也粘贴上去,这样也是方便hr看你的求职简历。有的孩子正文一句话都没,直接一个附件发过来,这样的简历我直接delete……有的孩子倒是写了很不错的cover letter,就是简历放在

附件里,还要双击一下打开,碰到电脑慢的时候急煞人,弄不好还要重启,降低工作效率,让人心生怒火……所以,最好还是在正文里面把你的简历贴上去。 

这时候可能有同学要问了,简历放到正文,本来word里设置得很漂亮的格式就全乱掉了。其实我以前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在正文里面改了又改,效果也不怎么理想。看了那么多求职email我倒是发现有的同志实在挺聪明:把

整个简历保存成一张图片再粘上去,这样就能保持原本word里的格式(大家可以用SnagIT把图片切下来,因为有的时候屏幕里显示不了word里一页纸,用snagIT可以全页截图);另外也有人技术比较高明一点,像frontpage里用表格编

辑网页一样,在邮件正文里也用表格,这样格式也不容易乱,不过这个弄起来可能有点麻烦…… 

关键词四:正文里头写些什么? 

其实有的时候hr会比较关注这封cover letter的。有些孩子正文简单一句话“您好,本人是**大学硕士研究生,附件是我的简历,请查阅,谢谢。期待您的答复。”这样的cover letter没什么特色,不容易出彩。 

这里我拿一封一个同学写的cover letter给大家做一下参考,名字学校我都隐去了,希望不要侵犯了这位同学的个人隐私。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大学**专业的研究生,**年*月毕业。在**网上看到**正招聘实习生,并一直期望有机会加盟**。 

一年前我毕业于**,本科期间我认真的学习了许多专业知识也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曾多次获得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 

目前,我在**硕士学位,同时担任本科生助教。通过这一年的学习我熟练运用C++编程,利用Matlab仿真模拟。并研究了《Visual C++环境下图像中车牌的定位和字符分割处理的实现及算法优化》和《基于Matlab的蚁群算法原理分析研究

及其TSP运用》等课题。 

我性格开朗,具备IT人士所必需的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的能力。现将我的简历一并附上,希望你能考虑我的应聘要求。 

最后,不管您是否选择我都请您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 

谨祝: 

**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 

自荐人 

*** 

其实这封cover letter写得也不算出色,但在众多我看到的求职简历中,这是我看到的比较好的了。有以下两点让我觉得他给了我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 

1、他把自己什么大学什么专业什么时候毕业交代清楚了。什么时候毕业最好也写清楚,这条有的时候也是基本筛选条件。但这里有个败笔,么将要申请什么职位写清楚…… 

2、第三段里面他主要介绍了自己现阶段所做的一些事情:例如它在编程方面的主要特长:C++和MATLAB;现阶段研究的课题等等。在招聘技术类的实习生 时,我们比较关注学生在技术方面的特长,掌握了哪些专业的技能,或者语言上

有什么特长等等。虽然说他写的没什么层次感,但至少C++、MATLAB抓住了 我的眼球,让我一看就知道他有这两方面的skill。 

如果是招聘非技术类的职位,最好把自己引以为傲的实习或学校活动经历写上去,并且最好是和你要申请的职位有关的。 

技术类的职位技术过得硬很占优势,非技术类的就看人的综合能力了,这个就扯到面试了,这里不深入讨论。 

Cover letter要怎么写,我个人感觉是,可以去参考应届生上的一些tips,但是不要照搬。现代社会最缺乏的就是个人特点,但是企业喜欢unique的人, 尤其是外企,千篇一律老外最不喜欢了。换句话说,你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

你的特点,展现你的特色,把你最大的优点第一时间展现给hr看。我说的是真 的,你如果很张扬,你的cover letter一看就觉得张扬;如果你很内向,你的cover letter一看觉得是内敛的……cover letter的cover就是你的一张脸,怎么把你

的脸最自然的给hr看,大家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关键词五:要不要用英文呢?

有的孩子英文特别牛,邮件通篇全是英文,其实hr最头痛看这种简历,英文好的看两眼,英文不怎么好的就直接delete,外企的hr也是中国人,中国人 当然看中国字方便,这样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大家写简历或者写求职信,

除了英文以外要加上中文,中文是方便hr看,英文是突出你的英文能力,至于hr到底看不看?我的答案是:基本不看,除非这个hr特别有空…… 

关键词六:简历 

简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简历要怎么写,原理上是跟cover letter一样的。这里我总结了几条: 

1、自己的基本背景交待清楚(姓名、性别、邮件、电话、学校等,但是身高体重是否党员就可以不要写了,这不是真的相亲)。 

2、把和申请的职位相关的经历放在简历上放1/4处,让hr一看就看得到。 

3、不要单纯的罗列经历,也不要单纯的罗列能力,要有层次感,重点要突出,把最突出的一条放在最前面。 

4、简历上的语言要简练一点,多用动词。 

看了那么多简历,有时候也看得我哭笑不得。比方说收到很多上海大学的学生简历,我就会噗哧一笑,这个简历模板一看就知道是上海大学出来的,我自己用的都是这个模板……因为我本人是上大的,所以看到这种简历就特亲切。有的时

候hr是哪个学校出来的也挺关键的。这样的模板可以拉近你我间的距离。当然这个是碰的,碰的到说明你运气好,碰不到大家也不要一味钻牛角尖哈。当然如果你事先能打听到hr是哪个学校的那也不错的。 

还有的时候收到简历,一张特别漂亮的大头贴赫然于眼前,为我枯燥的“简历时间”增添了不少乐趣。但这个也是碰,我觉得还是要稳重点,别把很漂亮的大头贴或者**照放在简历里面,最好就是专门的求职照。

另外,大家投简历要有心理准备,肯定不是一投一个准的。企业招人的时候会有自己的基本条件,不是没有收到通知和面试不过就说明你不好的。Hr招人的时候还 会看你的年级,如果你马上就要毕业了,但这个时候企业没有招full-time的

打算,你就可能立马被delete掉,或者有的时候企业内部有对性别也有 要求,这个话题就比较敏感了,例如一些维修类的职位,一般招男生比较多,女生就可能看也不看……但这并不表示大家不好。应聘就像相亲,也稍带一点运气。但 用

一句很俗套的话来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你有能力、有技术,总会找到你的“另一半”。 

还有,大家有的时候可以多点勇气往hr那里打电话,基本上hr不会觉得烦的。因为hr很忙的,有的时候忙得没时间看简历没时间招聘,突然有人“送上门 来”,hr会很热情的说,那你抽个时间直接过来吧,带好简历。看,这样简历关不用过

直接进面试关。但还是那句话,碰着碰的,我不是教唆大家给hr狂打电 话,人的忍耐力终究是有限度的。如果你很喜欢这个职位,你自己本人觉得自己和这个职位很匹配的话,不妨一试。 

此文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有不同观点者提出自己的想法,欢迎讨论。还有,我这里主要针对大多数同学,特别特别特别牛的人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因为特别特别特别牛的人早就被500强抢去了,也不需要什么cover letter什么简历了。当然

,作为hr菜鸟,本人观点有浅薄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以后若有新的想法会第一时间补充。

DeDeCMS的tplcache文件夹爆满

tplcache是DeDeCMS里data目录下的模板缓存数据文件夹。

官网人员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后台关闭了“模板缓存”选项。但经过测试,就算后台关闭了“模板缓存”选项,进行多开窗口、更新广告插件内容、生成html等操作,tplcache文件夹里面依然会生成一些体积小的缓存文件。

总结了几个解决方法:

1、禁止tplcache目录的写入权限。

2、定时在后台进行“系统”>“病毒扫描”>“清空模板缓存”的操作。

3、每隔一段时间,在主机管理面板强行删除tplcache文件夹。

感悟

交易之道,  
刚者易折。  
惟有至阴至柔,  
方可纵横天下。  
天下柔弱者莫如水,  
然上善若水。

成功,  
等于小的亏损,  
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润,多次累积。  
做到不出现大亏损很简单,  
以生存为第一原则,  
当出现妨碍这一原则的危险时,  
抛弃其他一切原则。  
因为,  
无论你过去曾经,  
有过多少个100%的优秀业绩,  
现在只要损失一个100%  
你就一无所有了。  
交易之道,  
守不败之地,  
攻可赢之敌。
100万亏损50%就成了50万,  
50万增值到100万却要盈利100%才行。  
每一次的成功,  
只会使你迈出一小步。  
但每一次失败,  
却会使你向后倒退一大步。  
从帝国大厦的第一层走到顶楼,  
要一个小时。  
但是从楼顶纵身跳下,  
只要30秒,  
就可以回到楼底。  
    

在交易中,  
永远有你想不到的事情,  
会让你发生亏损。  
需不需要止损的最简单方法,  
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  
假设现在还没有建立仓位,  
是否还愿意在此价位买进。  
答案如果是否定,  
马上卖出,  
毫不犹豫。 

    

逆势操作是失败的开始。  
不应该对抗市场,  
或尝试击败他。  
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  
趋势来时,  
应之,随之。  
无趋势时,  
观之,静之。  
等待趋势最终明朗后,  
再动手也不迟。  
这样会失去少量的机会,  
但却赢得了资金的安全。  

你的目标必须与市场保持一致,  
顺应市场的趋势。  
如果你与市场保持一致,  
利润自会滚滚而来。  
如果你看错了趋势,  
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护伞–止蚀单。  
这就是趋势和利润的关系。  

操盘成功的两项最基本规则就是:  
停损和持长。  
一方面,  
截断亏损,控制被动。  
另一方面,  
盈利趋势未走完,  
就不轻易出场,  
要让利润充分增长。 

多头市场上,  
大多数股票可以不怕暂时被套。  
因为下一波上升会很快让人解套,  
甚至获利。  
这时候,  
买对了还要懂得安坐不动,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交易之道的关键,  
就是持续掌握优势。  
    

快速认赔,  
是空头市场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当头寸遭受损失时,  
切忌加码再搏。  
在空头市场中,  
不输甚至少输就是赢。  
多做多错,  
少做少错,  
不做不错。 
在一个明显的空头市场, 
如果因为害怕遭受小损失而拒绝出局, 
迟早会遭受大损失。  
一只在中长期下降趋势里挣扎的股票,  
任何时候卖出都是对的。  
哪怕是卖在了最低价上。  
被动持有等待它的底部,  
这种观点很危险,  
因为它可能根本没有底。  
    

学会让资金分批入场。  
一旦首次入场头寸发生亏损,  
第一原则就是不能加码。  
最初的损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损失,  
正确的做法就是应该直接出场。  
如果行情持续不利于首次进场头寸,  
就是差劲的交易,  
不管成本多高,  
立即认赔。  
希望在底部或头部一次搞定的人,  
总会拿到烫手山芋。 

熊市下跌途中,  
钱多也不能赢。  
机构常常比散户死的难看。  
小资金没有战略建仓的必要,  
不需要为来年未知行情提前做准备。  
不需要和主力患难到底。  
明显下跌趋势中,  
20-30点的小反弹,  
根本不值得兴奋和参与。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行动多并不一定就效果好。  
有时什么也不做,  
就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不要担心错失机会,  
善猎者必善等待。  
在没有大机会的时候,  
要安静的如一块石头。  
交易之道在于,  
耐心等待机会,  
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风险/报酬比,  
耐心掌握机会。 

  
  
  
熊市里,  
总有一些机构,  
拿着别人的钱,  
即使只有万分之几的希望,  
也拼命找机会挣扎,  
以求突围解困。  
我们拿着的是自己的钱,  
要格外珍惜才对。  
不要去盲目测底,  
更不要盲目炒底。  
要知道,  
底部和顶部,  
都是最容易赔大钱的区域。 

当你感到困惑时, 
不要作出任何交易决定。 
不需要勉强进行交易, 
如果没有适当的行情。 
没有胜算较高的机会, 
不要勉强进场。 

股市如战场, 
资金就是你的士兵。 
在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 
才能从容地投入战斗。 
要先胜而后求战, 
不能先战而后求胜。 

投机的核心就是尽量回避不确定走势, 
只在明显的涨势中下注。  
并且在有相当把握的行动之前,  
再给自己买一份保险(止损位摆脱出局), 
以防自己的主观错误。 

做交易, 
必须要拥有二次重来的能力, 
包括资金上, 
信心上和机会上。 
你可以被市场打败, 
但千万不能被市场消灭。 

  
我们来到这个市场是为了赚钱, 
但是这个市场却不是全自动提款机。 
进入股市, 
就是要抢劫那些时刻准备抢劫你的人。 
股票投机讲究时机和技巧, 
机会不是天天有, 
即使有, 
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 
要学会分析自己擅长把握的机会,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有机会就捞一票, 
没机会就观望,离开。 
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 
就不要轻举妄动。 
与鳄共泳有风险, 
入市捞钱需谨慎。 

做交易, 
最忌讳使用压力资金。 
资金一旦有了压力, 
心态就会扭曲。 
你会因为市场上的正常波动而惊慌出局, 
以至事后才发现自己当初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你也会因为受制于资金的使用时间, 
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孤注一掷, 
最终满盘皆输。 

资金管理是战略, 
买卖股票是战术, 
具体价位是战斗。 
在十次交易中, 
即使六次交易你失败了, 
但只要把这六次交易的亏损, 
控制在整个交易本金20%的损失内, 
剩下的四次成功交易, 
哪怕用三次小赚, 
去填补整个交易本金20%的亏损, 
剩下一次大赚, 
也会令你的收益不低。 

你无法控制市场的走向, 
所以不需要在自己控制不了的形势中浪费精力和情绪。 
不要担心市场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要担心的是你将采取怎样的对策回应市场的变化。 
判断对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你正确时,你获得了多大的利润, 
当你错误的时候,你能够承受多少亏损。 
入场之前, 
静下心来多想想, 
想想自己有多少专业技能支撑自己在市场中拼杀, 
想想自己的心态是否可以禁得住大风大浪的起伏跌宕, 
想想自己口袋中有限的资金是否应付得了无限的机会和损失。 
炒股如出海,避险才安全。 
海底的沉船都有一堆航海图。 
最重要的交易成功因素, 
并不在于用的是哪一套规则, 
而在于你的自律功夫。 

时间决定一切。 
人生并不只是谋略之争, 
某种程度上也是时间和生命的竞争。 
巴菲特多活10年, 
每年哪怕只有5%的持续盈利, 
其财富的总增长, 
也足以笑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