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严重过热

 今天中国的投资者肯定不喜欢那些两位数的经济增长数字。
上证综合指数周四下跌近3%至2677.65点。新的一年还没有几天,就已经下跌了7.5%。

这让中国股市较2009年夏季危机后最高水平下跌23%,完全称得上是熊市。是的,危机后最高水平的准确日子是在2009年8月4日,那一天上证综指收在3471点。这段时间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S&P 500)又是怎样的表现呢?上涨了27.5%。

怎么回事?全年GDP增长10.3%,第四季度增长9.8%,都高于预期,说明经济已经过热,政府为驯服通货膨胀,将不得不在已采取措施的基础上出台更多措施。12月的年通胀率是4.6%,较11月下降,但由于统计中一种叫做“基数效应”的现象,而不是经济基本面,使得数字比实际情况显得更加温和。

中国为减缓物价上涨已经采取很多措施:

2009年以来七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7%;

紧收部分资本流入、放松部分资本流出;

对食品实施价格管制;

两次上调利率。

到目前为止,这些措施似乎并未产生持久效果,投资者预计还有更多措施出台。经济增长没有受到紧缩措施的明显影响,相反它仍在提振商品、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加剧通货膨胀。这应当会给有关部门继续收紧政策、控制通胀预期打开绿灯。

政府控制经济增速的各种努力所产生的效果也就是如此了。

经济四季度增速达9.8%,高于三季度的水平,也超出了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期。经济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但周四上证综指收盘跌2.9%,反映市场担心政府可能会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经济增速、抑制通货膨胀。

去年12月价格上涨的趋势有所放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6%。但这种现象可能只是暂时的,因为近几周来食品价格上涨的步伐一直在加快。非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通胀也在稳步上升。

政府已经采取了广泛措施来控制经济增速,比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限制信贷扩张。同时还调高了存贷款利率。

说实话,这些措施的效果微乎其微。如果政府真的下定决心抑制通胀,那么关键还是要控制贷款增速。

IHS Global Insight分析师桑顿(Alistair Thornton)看来,政府调用的主要政策工具不应该是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几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贷款增速并没有因此降低,去年新增贷款规模高达1.2万亿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虽然调升至2.75%,但仍然低于通货膨胀率。想要真正有效抑制支出和投资,还要几次加息才行。

但谈到贷款规模时,政府的意图以及控制贷款增速的力度就难以解读了。政府定下的2011年新增贷款规模将降低10%,至1万亿美元左右,但如今在经济学家看来,降幅仍然不够。2006年至2008年,也即为了支撑经济增长大幅提高贷款利率之前,每年的平均贷款规模也就是五千多亿美元。

但去年投放的信贷规模还是超过了政府设定的上限,另外各大商业银行也投放了大量“影子贷款”(shadow loans),这些贷款是无法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看出来的。据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估计,“影子贷款”的规模可能高达4550亿美元。

诚然,想要控制信贷规模,对“影子贷款”进行专项打击肯定是有效的。对于政府来说,好消息是如果为了控制通胀不得不降低经济增速,那么眼下距离政府设定的8%的增速下限还有很大的调控空间。

眼下,中国经济政策的组合拳给人的感觉是酸甜不均──不够酸,还甜了点。

反通胀举措带来经济风险

       国家反通胀要动真格了。

       政府最高机构国务院正在考虑对消费品实施价格管制,同时也要打击那些正在哄抬蔬菜价格的投机者,并为低收入人群提供额外福利。

从这一切看上去,政府好像确实是在反通胀。10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蹿升至4.4%,主要就是因为食品价格上涨10.1%,而中国政府希望避免因为生活成本提高而产生社会动荡。但更大的战斗还是怎样去限制中国经济中四处流动的过剩资金。这些资金来自于一轮银行信贷狂潮,又因为境外热钱流入而进一步增多。

       中国10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蹿升至4.4%,主要就是因为食品价格上涨10.1%。

       价格管制是值得怀疑的 。Capital Economics的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说,中国在2008年1月份采取这类措施,结果后面两个月食品批发价格上涨17%。管制措施并非总是得到了恰当的实施。而采取限价措施可能会事与愿违,比如要是生产商限制产量或增加出口,从而造成国内短缺的话。即便价格管制措施在短期内有效,中国也需要处理通货膨胀的病因而不是病征。2008年的时候,通货膨胀主要是供给瓶颈造成的,而这一次,食品价格的上涨则来自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不断上涨的工资。

       收紧政策的措施正在执行,比如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了利率,并强制银行留存更多准备金。如果收紧对银行新增贷款的控制,并让人民币更快升值,同样也会有所帮助。但这些措施有可能损害投资(受贷款推动)和出口这两大增长支柱。

       也许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放弃一些东西,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明朗了。